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中国东部玄武岩样品的V同位素分析结果,数据来自于晚中生代到新生代样品。使用的仪器包括为MC-ICPMS。样品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钒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获得的V同位素数据为幔源岩浆岩储库的V同位素组成提供信息,利用V同位素揭示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氧逸度高于科马提岩、洋中脊玄武岩及洋岛玄武岩,可能与太平洋板片释放的碳酸盐熔体氧化周围地幔Fe2+,提高地幔Fe3+含量有关。
黄方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中国东部玄武岩样品的Mg和Zn同位素分析结果,样品采样地点包括南京、绍兴、宁德、三名、漳州等地区,样品为晚中生代到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包括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Mg-Zn同位素分析。使用的仪器包括XRF、ICP-MS、MC-ICPMS。主量元素由XRF获取,样品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锶、钕、镁和锌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测试于2018-01-31 至 2020-05-31期间完成。获得的数据对幔源岩浆岩的Mg-Zn同位素组成提供重要信息。
黄建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铜山口采集的早侏罗到晚白垩时代的斑岩性铜矿床样品的Fe和Si同位素分析结果。采样扬子河长江下游地理位置大概为北纬:28°~33°,东经:116°~123°。样品类型包括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云母、磁铁矿等,主要包括全岩主量元素、Fe-S同位素分析。使用的仪器包括XRF,MC-ICPMS,MAT253等。主量元素数据由XRF获取。样品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和MAT253测试硅同位素和硫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测试于2019-01-31 至 2020-05-31期间完成。数据对Fe同位素在矿床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黄方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缅甸Hkamti硬玉矿采集的硬玉岩的Si同位素分析结果,样品来自于160Ma以来。样品地理位置大概为北纬:24.2°~24.6°,东经:94.2°~95.4°。样品类型包括白色硬玉岩、绿色硬玉岩、蛇纹岩、富云母石英片岩等,Si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样品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硅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测试于2018-08-30 至 2019-06-30期间完成。获得的数据结果发现高δ30Si的深海硅质岩可能是俯冲带岩浆中硅的主要来源,数据为示踪俯冲带流体中Si的来源提供信息
黄方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美国加州东海岸侏罗纪到白垩纪时代的变质橄榄岩的Si同位素分析结果,样品采样具体位置为北纬35°~36°,西经121°~122°。样品类型包括部分蛇纹岩化橄榄岩、完全蛇纹岩化橄榄岩、滑石岩化蛇纹岩,Si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样品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硅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杂岩体中板块流体的Si同位素组成接近地幔橄榄岩。在变质脱水过程中,残余俯冲板块的Si同位素组成也可能没有明显变化。测试于2018-01-01 至 2019-05-01期间完成。
于慧敏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开发的重晶石标准样品以及中国国家标准样品的Ba同位素分析结果,Ba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样品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钡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测试于2020-01-31 至 2021-05-31期间完成。数据结果表明天然重晶石间Ba同位素分馏作用显著,这将为研究海洋天然重晶石进行古海洋生产力示踪应用提供重要前提。
黄方
位于华北地块南缘泰山庙A型花岗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表明,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21 Ma~116 Ma,大斑中细粒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22 Ma~120 Ma,细粒似斑状花岗岩年龄为122 Ma~120 Ma。XRF和ICP-MS分析结果表明,全岩主量元素组成具有高硅,富碱,低镁,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Rb、Th、U,明显亏损Ba、Sr、P、Ti、和Eu,明显分异的Nb/Ta和Y/Ho值。TIMS方法获得的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富集的古老地壳特征。数据来源于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2016YFC0600404)。
陈福坤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中欧波西米亚造山带型富铁橄榄岩和辉石岩的Zn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样品来自于晚古生代。样品类型包括富Mg橄榄岩、富铁橄榄岩、辉石岩,Zn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微量元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国酸消解后通过ICP-MS测试获得。样品酸消解使用ICP-MS测试微量元素组成,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锌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
黄建
本数据集对美国国家地质勘探局开发的橄榄岩标准样品PCC-1和DTS-2B以及中国东部三个新生代橄榄岩样品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使用的仪器包括XRF,ICP-MS,LA-ICPMS。全岩样品通过无污染碎样至200目以下,然后用XRF和ICP-MS进行主微量元素测试。随后制成熔融玻璃使用LA-ICPMS进行微量元素测试。完全的样品熔合,特别是对于具有耐酸矿物(尖晶石和金红石)的样品,以及长期保存的玻璃允许无限重复测量微束技术。同样的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地幔岩石的分析,如榴辉岩和辉石岩。测试分析于2020-01-31 至 2021-05-31期间完成。
黄方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太平洋IODP1256钻孔获取的洋中脊玄武岩Si同位素分析结果,样品具体地理位置为6°4‘ N,91°56’W。样品类型包括火山岩,席状岩墙,转换带及辉长岩部分样品来自于~15Ma以前。Si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样品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硅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获得的Zn同位素数据为全球蚀变洋壳储库的Si同位素组成提供重要信息,测试于2017-01-31 至 2018-06-30期间完成。
黄方
本数据集对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标准样品SRM683进行Zn同位素分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得到的Zn块,地理位置为北纬31°5‘、东经117°。Zn同位素数据在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样品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锌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获得Zn同位素数据可以用作以后国际同行建立Zb同位素分析方法时所使用的新的Zn同位素国际间插标准,为实验室间数据的比较提供重要意义
黄方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勘察加群岛和阿留申群岛地区获取的岛弧岩浆岩进行Zn同位素分析,地点包括勘察加东部、勘察加中部、阿特卡岛、乌曼卡岛,Zn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全岩样品通过无污染碎样至200目以下,粉末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锌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获得的岛弧岩浆岩数据为大洋玄武岩Zn同位素储库组成提供重要信息。
黄建
本数据为广东锡山深成岩体花岗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数据,以及锆石U-Pb同位素定年、Hf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数据,以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数据和锡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全岩样品为采自锡山岩体的钾长石花岗岩,锆石单矿物选自钾长石花岗岩,辉钼矿和锡石单矿物选自锡山矿床中的锡石-石英脉。全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分别由XRF、ICP-MS分析获得,F含量由离子电极分析获得,Cl含量由离子色谱分析获得,Sr-Nd同位素组成由MC-ICP-MS分析获得。锆石原位U-Pb年龄及微量元素数据和锡石原位U-Pb年龄数据均由LA-ICP-MS分析获得。锆石原位Hf同位素组成由LA-MC-ICP-MS分析获得。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组成由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SCI期刊(Lithos),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探讨锡山深成岩体的成因及其与Sn-W矿床之间的联系。
张丽鹏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意大利艾弗瑞亚阿尔卑斯地区获取的造山带型橄榄岩进行Zn同位素分析,地点包括巴尔穆恰和巴尔迪萨,Zn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全岩样品通过无污染碎样至200目以下,粉末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锌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这些橄榄岩Zn同位素数据为地幔储库Zn同位素组成提供重要信息。
黄建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意大利艾弗瑞亚阿尔卑斯地区获取的造山带型橄榄岩进行Cu同位素分析,地点包括巴尔穆恰和巴尔迪萨,Cu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全岩样品通过无污染碎样至200目以下,粉末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铜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数据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该数据结果为橄榄岩储库的Cu同位素组成提供重要信息。
黄建
数据包含:浮游动物物种名录;浮游动物密度;显微镜镜检;高通量测序;数据完善;为青藏高原湖泊构建原始数据集,浮游动物是湖泊水生态调查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载体,系统调查和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浮游动物的群里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对于认知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尤为重要,此外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其结构和功能类群的变化可以指示环境压力的强度和变化幅度。
李芸
该数据集为云南丽江高美古地区观测,高美古地区经纬度、海拔高度分别为东经100 °01′51″,北纬26 °42′32″,海拔3200米。该数据集包含:1.连续观测大气中的颗粒物可熔性化学组分质量浓度,包含的化学组分有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氯盐、氨盐。 测量仪器为气溶胶化学成分在线监测仪(ACSM),其观测时段为2018年3月13日00:29至2018年4月7日 01:27,时间分辨率为30分钟。中间仪器运行良好,数据偶尔有缺失。数据文件包含仪器测量得到的各组分质量浓度数据。2.连续观测大气中的黑炭(Black carbon)的质量浓度。 测量仪器为MAGEE公司生产的Aethalometer AE33黑炭仪,其观测时段为2018年3月14日00:00至2018年5月13日 23:59,观测的时间分辨率为1分钟。整个观测中间仪器运行良好,数据偶尔有缺失。数据文件包含仪器的信息及测量得到的黑炭的质量浓度数据和仪器运行的各个参数数据,包括 温度、压力、流量等。3.连续观测大气中的一氧化氮和氮氧化物气体的质量浓度。 测量仪器为 赛默飞世尔公司生产的氮氧化物分析仪,其观测时段为2018年4月10日00:00至2018年5月13日 23:59,观测的时间分辨率为1分钟。整个观测中间仪器运行良好,数据偶尔有缺失。数据文件包含仪器测量得到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氮气体的质量浓度数据。4.连续观测大气中的臭氧气体的质量浓度。 测量仪器为 赛默飞世尔公司生产的49i臭氧分析仪,其观测时段为2018年3月15日00:00至2018年5月13日 23:59,观测的时间分辨率为1分钟。整个观测中间仪器运行良好,数据偶尔有缺失。数据文件包含仪器测量得到的臭氧气体的质量浓度数据。5.连续观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浓度。 测量仪器为 赛默飞世尔公司生产的二氧化硫分析仪,其观测时段为2018年3月15日00:00至2018年5月13日 23:59,观测的时间分辨率为1分钟。整个观测中间仪器运行良好,数据偶尔有缺失。数据文件包含仪器测量得到的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浓度数据。资助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602。
王启元, 张宁宁, 朱崇抒, 胡塔峰, 吴枫, 戴文婷, 冉伟康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对太平洋IODP1256钻孔获取的洋中脊玄武岩Cu和Zn同位素分析结果,样品类型包括火山岩,席状岩墙,转换带及辉长岩部分,Cu和Zn同位素数据在全岩样品经过酸消解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通过MC-ICPMS测试获得。全岩样品通过无污染碎样至200目以下,粉末酸消解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随后用MC-ICPMS测试铜和锌同位素,测试时选择国际通用的标准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控,数据质量达到国际一流。
黄建
2019年夏季于西藏纳木错色林错地区采集了22个湖泊的湖水样品,将其装入塑料瓶内,部分样品利用碱度试剂盒现场滴定获得CO32-和HCO3-离子浓度,其余样品放置冰箱冷藏保存,带回实验室后,利用ICP-OES测试主要阳离子K+, Na+,Ca2+,Mg2+离子浓度,利用阴离子色谱仪测试HNO3-,SO42-、F-和Cl-离子浓度。结果显示,22个湖泊中,Ca2+离子浓度最高为越恰错的34.8ppm,最低为张乃错的1.8ppm,平均值为11.9ppm。K+离子浓度最高为懂错的745.6ppm,最低为木纠错的1.0ppm,平均值为270.9ppm。Mg2+离子浓度最高为江错的1632.8ppm,最低为木地达拉玉错的2.5ppm,平均值为180.1ppm。Na1+离子浓度最高为达则错的5446.0ppm,最低为木纠错的13.8ppm,平均值为1675.3ppm。F-离子浓度最高为0.3 mmol/L,最低为0.1 mmol/L,平均值为0.1 mmol/L。Cl-离子浓度最高为73.0 mmol/L,最低为0.4 mmol/L,平均值为19.0 mmol/L。NO3-离子浓度最高为0.2 mmol/L,最低为0.1 mmol/L,平均值为0.2 mmol/L。S042-离子浓度最高为219.3mmol/L,最低为0.1mmol/L,平均值为33.3 mmol/L。CO32-离子浓度最高为54.0 mmol/L,最低为0.0 mmol/L,平均值为15.5 mmol/L。HCO3-离子浓度最高为50.7 mmol/L,最低为2.0 mmol/L,平均值为21.1 mmol/L。
孟先强
本数据为江西德兴斑岩铜矿锆石的微量元素和U-Pb年龄地球化学数据。样品为采自铜厂、富家坞矿山的花岗闪长岩,锆石包括岩浆锆石和继承锆石。锆石的U-Pb年龄及微量元素数据分析均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完成,由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锆石年龄和微量元素数据,可以计算形成年龄不同的岩浆锆石和继承锆石的氧逸度,以此研究德兴铜矿氧化还原条件改变的原因,通过氧逸度对部分熔融的影响还可进一步推测铜矿中Cu元素的来源。
张潺蝉
新疆乌拉斯沟铜矿床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兰盆地内,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受 NW 向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产于 泥盆系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岩系中,目前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明确,在细致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S-Pb-Sr-Nd-C-H-O同位素分析,根据野外和显微镜下观察,可将乌拉斯沟铜矿床的形成划分为黄铁矿-磁铁矿-石英、黄铜矿-绿泥石-绿帘石-石英及石英-碳酸盐阶段。通过S、Sr-Nd-Pd同位素的分析,发现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源自康布铁堡组,且受外来流体影响。对C-H-O同位素分析可进一步解释成矿流体来源。
卢琦园, 郑义
数据包含实验所用柯石英的元素组成,同位素组成,以及实验温度,颗粒大小等相关信息。元素组成,同位素组成是从电子探针,激光剥蚀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获得,实验由大压机进行,通过红外光谱获取柯石英中的水含量。柯石英中结构水的存在会显著加速其退变质为石英,从而无法在陆壳折返过程中保存下来。该研究通过一系列高温高压实验合成含水柯石英样品。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柯石英的水结合机制不同。5 GPa下,在不含硼的体系中,在温度不高于1300 ℃时,水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进一步地,一方面柯石英只能携带十分少量水进入俯冲带中;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柯石英中几乎不存在结构水,才能帮助其在折返过程中保存下来。
严薇
格陵兰数字高程模型 (DEM) 对于实地工作、冰速计算和质量变化估计是必不可少的。以前的 DEM 已经为整个格陵兰岛提供了合理的估计,但应用源数据的时间跨度可能会导致质量变化估计偏差。为了给 DEM 提供一个特定的时间戳,我们从 2018 年 11 月到 2019 年 11 月应用了大约 5.8×108 ICESat-2 观测来生成一个新的 DEM,包括格陵兰周边的冰盖和冰川。时空模型拟合过程分别在 500 m、1,2 和 5 km 网格单元上执行,最终 DEM 以 500 m 分辨率发布。通过模型拟合获得总共98%网格的高程,剩余的DEM空洞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估计。与机载地形测绘仪 (ATM) 激光雷达系统获取的 IceBridge 任务数据相比,ICESat-2 DEM 的最大中值差异估计为 -0.48 m。通过模型拟合和插值获得的网格的性能相似,都与 IceBridge 数据非常吻合。 DEM 的不确定性在低纬度和高坡度或粗糙度区域增加。此外,与其他高度计衍生的 DEM 相比,ICESat-2 DEM 显示出显着的精度提高,并且精度与立体摄影测量和干涉测量的精度相当。总体而言,ICESat-2 DEM 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均表现出精度稳定性,可以提供具有高精度的特定时间戳 DEM,这将有助于研究格陵兰岛海拔和质量平衡变化。
范宇宾, 柯长青, 沈校熠
本数据为尼日利亚Dutsen Wai and Ropp杂岩体烧绿石主量分析,及岩体全岩主微量分析,锆石U-Pb定年, 锆石Lu-Hf同位素。烧绿石足量分析通过EPMA获得,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经发表在国际高级别SCI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研究获得了岩体的年龄,限定了岩浆来源,提供了花岗岩成岩作用机理和相关金属成矿的新见解。
杨晓勇
数据包含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全岩Sr–Nd-Pb同位素数据。2018年样品采集华北克拉通北部早白垩世朝阳和北票火山岩。岩石全岩主量地球化学数据是Rigaku-ZSX-100e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获得的。全岩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Perkin Elmer ELAN 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获得的。岩石全岩Sr–Nd-Pb同位素是通过样品分离提纯-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的。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揭示地幔和地壳熔体对基性到中酸性火山岩的贡献,评估地幔源岩浆底侵在碰撞后环境中对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性。
钱生平
本数据包含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全岩Sr–Nd-Pb同位素数据。样品采集中国东部无棣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全岩主量地球化学数据是Rigaku-ZSX-100e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获得的。全岩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Perkin Elmer ELAN 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获得的。岩石全岩Sr–Nd-Pb同位素是通过样品分离提纯-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的。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限定区域内岩浆作用的时代、成因和形成背景。获得的数据可以推测地幔中HIMU储层的位置和性质,评估产生高度不均匀地幔的可能机制。
钱生平
华南地块早古生代造山运动伴随着地壳深熔作用,表现为大量的花岗岩和混合岩。通过对浅色体和花岗岩脉中锆石结晶年龄进行锆石U-Pb测定,获得其对应锆石U-Pb定年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浅色体的形成早于花岗岩脉,利用LA-ICP-MS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主要对全岩及矿物进行主量和微量元素数据及锆石Hf-O同位素测定,其结果表明深熔作用是黑云母片麻岩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流体存在熔融作用的结果。并最终结合已有数据和资料,我们猜想花岗岩类和混合岩的形成是水-熔融作用的结果,与中下地壳地幔岩浆提供的额外热量有关。
虞鹏鹏
本数据为西藏拉萨板块北部巴拉扎含矿斑岩埃达克质岩及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数据可以了解区域构造背景,为拉萨地块岩浆岩的成因、来源和构造背景提供证据。
杨晓勇
本数据为安徽铜陵杨冲里金矿辉石闪长岩、二长闪长岩中石英单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分析及H、O同位素测试数据。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由Linkam THMSG 600冷热台进行测温,激光拉曼数据由LabRAM HR Evolution型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获得,H同位素数据由Thermo-Finnigan同位素比值质谱仪分析获得,O同位素数据由Finnigan MAT252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获得其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杨冲里金矿的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式。
杨晓勇
本数据为安徽省南部含白钨矿花岗闪长斑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及流体包裹体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流体包裹体测温由Linkam THMSG 600冷热台进行测温测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对东源和朱西岭矿床进行了岩石学和阴极发光(CL)观察、主、微量元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了岩浆作用、交代作用和蚀变作用对W含量的贡献。收集了花岗闪长斑岩内的矿化岩和非矿化岩,比较了两者的对比特征。讨论了W的运动和成矿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肖益林
本数据为中国栏杆地区含金刚石碱性玄武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硅酸盐熔体包裹体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硅酸盐熔体包裹体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研究结果对限制NCC破坏的初始时间和可能的机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肖益林
海南岛罗葵洞钼矿床赋矿围岩锆石U-Pb定年和辉钼矿Re-Os 同位素数据,锆石U-Pb定年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检测,将选好锆石制靶用于LA-ICP-MS的实验数据采集,采用氦气作为载气, 激光束斑直径为31 μm, 脉冲频率8 Hz, 每个点的分析时间为60 s, 包括20 s的背景测试和40 s的样品信号。测试的元素包括U、Th、Pb等含量及相关同位素比值。锆石 U-Pb 定年和锆石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使用 ICPMSDataCal 8. 6 软件,谐和图的绘制采用Isoplot v3.0 软件完成。辉钼矿Re-Os 同位素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首先将辉钼矿样品粉碎过筛,剔除或避开与辉钼矿连生的石英、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物,用重力分离、电磁分离等方法以及在显微镜下挑选获得辉钼矿,测试仪器为Thermo Scientific X-Series 2 ICP-MS,实验过程主要包括样品的分解、蒸馏分离Os、萃取分离Re和质谱测定等4个步骤,以国标GBW04435和04436作为标样,监控化学流程和分析数据的可靠性,所获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数据采用Isoplot 3.00 程序完成。 此数据可为海南岛罗葵洞钼矿床日后在地球化学模型分析中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数据发表在《地球化学》核心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朱昱桦
本数据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沙溪Cu-Au矿床埃达克质岩石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微量及U-Pb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Pb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研究沙溪铜金相关埃达克质岩的成因,与鄂东、九瑞、铜陵等其他埃达克质岩的区别。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沙坪沟含矿正长岩的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Hf同位素数据和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更好地约束该巨型钼矿床的年代学、成岩成矿来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杨晓勇
本数据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地区杨冲里金矿二长闪长岩、钾长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和微量数据,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有助于指导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金矿找矿,进一步完善区域成矿理论。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中国东部杨山A型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及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对九华山两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些a型花岗岩的结晶分异和物源性质,为江南造山带东部构造演化提供关键制约因素。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中国东北部夹皮沟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数据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得到俯冲变质SCLM形成的流体/熔体是嘉皮沟矿床形成初期Au富集的重要来源,并为金在新太古代绿岩带内通过后期热液流动进行搬运和再分布提供了新的证据。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贵池地区抛刀岭斑岩型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正长岩及花岗岩全岩主微量数据,锆石微量及U-Pb定年数据,及钻孔样品多金属元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痕量Au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As、Sb、Bi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其他金属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详细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内岩浆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探讨矿床类型,阐明与金、铜金矿床有关的岩浆岩成因。建立了宝刀岭地区区域岩浆成矿模式。
杨晓勇
本数据为皖南天井山金矿流纹岩及含矿石英脉主微量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绿泥石Ar-Ar定年数据,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绿泥石Ar-Ar定年数据由池式反应堆分析获得,黄铁矿S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探讨不同矿床在地质特征和成因上的异同。
杨晓勇
结合全岩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和Sr-Nd-Pb 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研究北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玄武岩原生岩浆的组成,示踪岩浆源区的组成和性质,探讨岩浆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所有的实验测试都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全岩用 RigakuRIX2000 型 X 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定。全岩SiO2、Al2O3、Fe2O3、MgO、CaO、Na2O和 K2O分析精度优于 3%;TiO2、MnO 和 P2O5优于5%。全岩微量元素用 X series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完成,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分析精度优于5% 。
罗清晨
本数据为长江中下游贵池矿集区石英闪长玢岩全岩主微量、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1)对贵池地区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岩浆成矿年龄、岩石化学、矿床地球化学、流体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总结贵池地区的成矿模式;(2)了解贵池地区的构造背景,建立贵池地区的年代学格架;(3)讨论了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的关系。
杨晓勇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早白垩世花岗岩全岩的主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及锆石的微量元素,U-Pb年龄和Hf-O同位素数据。样品为采自那曲地区的S型花岗岩,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样品的全岩主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分别由AAS及ICP-OES分析获得。锆石U-Pb年龄和稀土元素数据由LA-ICP-MS和SHRIMP分析获得,Lu-Hf同位素组成由LA-MC-ICP-MS分析获得。O同位素组成由SHRIMP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SCI期刊(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研究拉萨地体的物源,以及该地块保存古老地壳的可能性。
孙赛军
本数据为皖南金(锑)矿床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全岩主微量、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磷灰石主量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磷灰石主量数据由EPMA分析获得,微量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提出皖南岩浆作用相关金矿床的成因模式,以指导今后的找矿工作。
杨晓勇
本数据为长江下游成矿带滁州地区白垩纪二长岩全岩主微量,黑云母主量元素,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黑云母主量元素由EPMA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更好地认识岩石成因,并对青藏高原的地质演化提出更坚实的制约。
杨晓勇
本数据为华南扬子板块西南部辉绿岩样品中全岩主微量数据,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由LA-ICP-MS分析,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对太古宙基底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西南扬子板块晚古元古代-中元古代21个演化过程中构造矿产的形成及其与哥伦比亚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杨晓勇
2019年夏季利用抓斗采集了色林错纳木错地区纳木错、吴如错、格仁错、恰规错、达则错、塞布错、戈芒错、果忙错、巴木错、诺尔玛错、乃日平错、懂错、江错、达如错、越恰错湖泊表层沉积物,将湖泊沉积物带回实验室,并冷冻,之后放入冷冻干燥机冻干,将冻干样品利用玛瑙研钵研磨至粉末状,再利用XPert3 Powder型号的X射线衍射方法测试这些样品,基于HighScore Plus0软件分析获得每种主要矿物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以石笋、文石、方解石和伊利石为主。
孟先强
本数据为华南扬子板块辉绿岩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分析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制约新元古代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并且对扬子板块超大陆裂解的响应有了新的认识。
杨晓勇
本数据为皖苏北部徐淮地区闪长岩、二长闪长岩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微量元素数据、U-Pb数据和Lu-Hf数据,组成。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分析徐淮地区与铁、铜、金矿床有关的早白垩世火成岩套是太平洋洋壳再循环俯冲的结果。
杨晓勇
本数据为菲律宾中部Cebu岛Atlas斑岩铜金矿床闪长岩全岩主微量元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锆石U-Pb定年数据和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分析Atlas矿床中Lutopan闪长岩与斑岩铜金矿化的成因联系。
杨晓勇
本数据为巴基斯坦东南部Nagarparkar地区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分析其形成时期及形成环境,从而得出它们可能为Rodinia超大陆残余物。
杨晓勇
本数据为马来西亚半岛Selinsing金矿床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主量元素数据及原位S同位素数据。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主量元素数据由EPMA测试获得,原位S同位素数据由MC-ICP-MS测试获得。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明确矿物的组成和共生关系,确定了矿物的微观结构,约束矿化的物理化学条件,反应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流体来源,提出了制约Selinsing金矿床成因的可能的成矿过程。
杨晓勇
本数据为尼日利亚Mika地区放射性强度测量结果。Mika地区地表出露花岗岩和花岗斑岩,通过布置测线,对该地地表放射性强度进行测量,获得不同剖面的放射性强度,另外还可根据高密度的布线,得出区域放射性强度图。区放射性强度测量设备为Gamma Scout Radiation Counters.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国际SCI期刊上,数据真实可靠。本次研究,通过对该地区的勘查,获得了尼日利亚Mika地区目标地区相关的放射性数据,对后期找找矿远景区的寻找和未来找矿探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示。
杨晓勇
本数据为江南钨成矿带上金山钨钼多金属矿床花岗闪长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辉钼矿Re-Os同位素数据及不同硫化物原位Pb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辉钼矿Re-Os同位素数据由ICP-MS测试获得,硫化物原位Pb同位素数据由F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研究(1)岩石和成矿年龄;(2)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来源;(3)花岗闪长岩与钨成矿的关系;(4)岩浆作用和钨钼成矿的可能构造环境。
杨晓勇
本数据为尼日利亚东部Hawal地块Kanawa含铀矿物花岗岩锆石微量数据和U-Pb年龄数据。微量元素数据和U-Pb年林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并结合前人研究数据,可以对其进行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标记,从而得以研究铀的来源,并重建岩浆热液过程中有利于矿化的形成阶段,对尼日利亚东部地区Hawal地块铀矿的找矿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丰富了区域地质数据。
杨晓勇
本数据为南岭姑婆山矿田北部锡钨矿床黑云母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Sm-Nd等时线定年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及锆石原位Lu-Hf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数据由TI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对姑婆山矿田花岗岩成因和南岭地区世界级锡W矿化提供完善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约束。
杨晓勇
本数据为大湖塘巨型矿田狮尾洞钨铜矿白钨矿微量元素、锶同位素和硫化物S-Pb同位素的原位分析数据。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由LA-ICP-MS分析获得,锶同位素和硫化物S-Pb同位素的原位分析均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结合大湖塘矿田其他钨矿床地球化学资料,为狮尾洞钨矿床的来源、热液成矿作用、流体演化历史及矿床成因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认识。
杨晓勇
本数据为钦杭成矿带中段锡田与邓阜仙复合岩体全岩主微量元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锆石U-Pb定年数据和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分析:(1)两个复合岩体的内在联系和差异;(2)三叠纪花岗质岩浆作用没有引起钨锡矿化的原因;(3)花岗岩岩浆的物理化学条件;(4)锡钨矿田和登富县矿田锡钨矿化的成因。
杨晓勇
本数据为马来西亚Waterfall锡矿床黑云母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锡石U-Pb年龄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锡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研究马来西亚Waterfall锡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演化和成矿过程。
杨晓勇
本数据为江南过渡带查册桥、张家岭、余村、赵家岭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主微量,花岗岩锆石Lu-Hf, U-Pb同位素分析,黄铁矿原位S同位素。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黄铁矿原位S同位素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以上分析,获得了余村金矿相关侵入岩的成岩年龄,并研究了大地构造背景,物质来源,揭示金矿可能形成的机理,以指导矿产勘探的后续工作。
杨晓勇
Sm-Nd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参考(Ma et al., 1998)。同位素组成在Mircomass Isoprobe型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上通过静态接受模式测定,143Nd/144Nd比值用146Nd/144Nd=0.7219校正,于2020年完成。计算时运用的参数为:(143Nd/144Nd)0 CHUR=0.512638,(147Sm/144Nd) 0 CHUR=0.1967,(143Nd/144Nd) 0 DM=0.51315,(147Sm/144Nd)0 DM=0.2137。衰变常数为λ(147Sm)=0.00654Ga-1。
周岳强
本数据为马来西亚彭亨Sungai Lembing锡矿床花岗岩全岩主微量、锡石U-Pb定年,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锡石U-Pb定年由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限制(1)岩浆成矿年龄;(2)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的成因和岩浆来源;(3)马来西亚半岛东带广泛锡矿化的金属构造环境。
杨晓勇
本数据为埃及东部沙漠Hamamid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玄武岩-流纹岩全岩主、微量及稀土元素数据,锆石U-Pb年龄及辉石地球化学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及稀土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辉石主量元素组成由电子探针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对其岩浆演化过程进行描述,从而更好的制约它们与硫化物矿床成矿的关系。
杨晓勇
首先采用碱熔法将样品制成玻璃片,然后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上运用湿化学方法完成主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具体步骤参照李献华等(2005)。测定微量元素含量时,运用酸溶液法制备样品,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上于2020年完成测定。通常,主量元素(H2O+除外)分析结果的误差(相对标准偏差值)小于3%,稀土元素和Y小于4%,其它微量元素在3~7%之间,具体分析流程参考刘颖等(1996)。
周岳强
本数据为安徽铜陵矿集区刺山金矿床辉石闪长岩全岩主微量、锆石U-Pb、及方解石C-O及硫化物S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方解石C-O同位素由MAT253质谱分析获得,S同位素数据由δVplus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有助于加深对铜陵地区与成矿有关的辉石闪长岩侵入体及其伴生金矿床的认识,并为今后矽卡岩型金矿的预测与找矿提供有益的指导。
杨晓勇
锆石、RSES参考样SL13和TEM置于环氧树脂制靶,随后抛光、洗净并镀金(Xu et al., 2007)。通过反射光、透射光和阴极发光(CL)对锆石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并在测试前在锆石上标记好适宜的测试位置(图5)。锆石U-Pb成分分析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SHRIMPⅡ上完成。采用参考锆石TEM (417 Ma)进行同位素分馏校正(Black et al., 2003a),采用SL13(572 Ma,U含量:238×10-6)标定锆石的U、Th和Pb的含量(Black et al., 2003b)。为了保证分析的精确度,待测锆石和参考锆石TEM交叉测定。数据通过Ludwig的ISOPLOT程序进行处理 (Ludwig, 1999, 2001)。普通铅根据试验实测的204Pb含量校正。数据于2020年获得。由于辉绿岩脉的形成时代为中生代,较年轻,年龄的计算采用206Pb/238U比值。
周岳强
本数据为巴基斯坦西部特提斯洋带花岗闪长岩和二长闪长岩全岩主、微量,锆石U-Pb年龄和全岩Sr-Nd-Pb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Pb同位素数据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制约巴基斯坦西部特提斯洋带花岗闪长岩和二长闪长岩来源、岩浆作用及其与铜金成矿的联系。
杨晓勇
本数据为皖北蚌埠隆起江山金矿石英闪长斑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数据。全岩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并结合前人工作,可以明确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岩浆源区及岩浆演化过程,探讨岩浆与成矿的关系,从而丰富蚌埠隆起金矿床的找矿前景。
杨晓勇
数据分为Excel表格格式和Jpg图片格式两种,Jpg图片格式文件以及解释储存在word文档中。 表格格式数据内容包括:低频条件下Q和P的推荐值、不同激光频率下LA-ICPMS实验测定ATHO-G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结果、不同激光频率下ATHO-G元素浓度的检出限。 Jpg图片格式数据包括:1Hz与10Hz频率激光剥蚀固体样品产生的气溶胶包体传输模式图以及质谱仪输出信号图、 LA-ICPMS实验数据处理过程、激光脉冲与质谱采集数据信号匹配关系图、激光为1Hz时质谱仪采集数据的信号图、 在不同激光频率条件下LA-ICPMS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和检测限。 本实验于2017-06-01 至 2019-12-01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床成因与勘查技术研究中心(OEDC)矿物微区分析实验室完成。激光剥蚀系统为Photon Machine公司的 Analyte HE,其中激光光源为德国相干公司compex102F 193nm准分子激光器,ICPMS为Agilent 7900。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获得足够长度的有效数据,克服了高频激光实验对此类样品采集有效数据不足的缺点。并分析激光剥蚀过程中气溶胶在管道传输状态,设计了一套叠加积分匀化处理算法。
汪方跃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Ma, L.*, Wang, Q.*, Kerr, A.C., Yang, J.H., Xia, X.P., Ou, Q., Yang, Z.Y., Sun, P., 2017. Paleocene (ca. 62 Ma) leucogranites in southern Lhasa, Tibet: products of syn-collisional crustal anatexis during slab roll-back? Journal of Petrology, 58(11): 2089-2114. 本研究成果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2016YFC0600400)资助。该项成果是马林副研究员、王强研究员及团队在青藏高原开展岩石学与深部动力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该团队应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重建了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南缘碰撞演化历史。申请人在冈底斯厘定出古新世(63-58 Ma)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合。研究发现两类岩石具有一致的Sr-Nd-Hf-O同位素组成,但主量元素呈现随硅铝组成增加、镁铁组分下降的特点,同时发现相似的矿物成分演化,包括镁黑云母向铁质黑云母的转变,中长石-培长石-奥长石-钠长石的连续成分演化、石榴石核部向边部锰铝榴石组成递增等,揭示了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是新生下地壳熔体经过高度分异演化的产物,为I型淡色花岗岩的高分异成因提供了岩石学证据。研究还揭示冈底斯同碰撞深熔作用与印-亚大陆的穿时碰撞相关,大陆碰撞与大洋俯冲的相互作用模型也为理解全球大型汇聚造山带中出现的地壳和岩石圈的异常热现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数据来自该论文附件。数据集包括:1 主要氧化物和微量元素数据;2 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3 SIMS锆石U-Pb定年数据;4 LA-ICP-MS锆石U-Pb定年数据;5 锆石Hf-O同位素数据。
马林
本数据为皖北蚌埠隆起江山金矿石英闪长斑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数据。全岩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并结合前人工作,可以明确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岩浆源区及岩浆演化过程,探讨岩浆与成矿的关系,从而丰富蚌埠隆起金矿床的找矿前景。
杨晓勇
本数据为胡村南的铜钼矿钻孔样品,测试包括花岗闪长岩全岩主微量分析,黑云母、黄铁矿、石榴石电子探针分析,矽卡岩S-Pb同位素分析,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主量数据由XRF获得,微量元素由ICP-MS分析获得,黑云母主量元素组成由电子探针分析获得,S-Pb和Re-Os同位素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测得。以上数据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上,数据真是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对胡村南地区的成矿年龄,岩石成因,和岩浆来源及其组成和演化进行了厘定,并且对热液成矿系统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对理解成矿过程有重大意义。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三江特提斯带雀莫错碳酸盐岩中方解石Sm-Nd同位素数据,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数据,黄铁矿、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数据,及Rb-Sr等时线年龄数据。方解石Sm-Nd同位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数据及黄铁矿、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数据由MC-ICP-MS分析获得,Rb-Sr同位素数据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对三江铅锌成矿带铅锌成矿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杨晓勇
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赋存于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中。虽然保留了原生海底沉积成矿的一些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但主要受断裂控制的铅锌铜矿体与萨热布布造山型金矿床毗邻,因此也被解释为与区域变形-变质作用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追踪铅锌铜的富集和再活化过程,利用 LA-ICP-MS 对不同世代硫化物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的原位分析,通过结合其他的分析测试,如利用H-0同位素进行测温,利用S元素示踪,利用Pb同位素定年,结合前人研究,我们认为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是在海底沉积(约400Ma)至变形变质作用(约240Ma)过程中形成的。
虞鹏鹏, 郑义
本数据为贵池铜铃坡英闪长玢岩全岩主微量数据及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对其成因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探讨,确定铜陵坡的成矿时间和含矿石英闪长玢岩对铜富集的影响,从而更好的制约它们与铜成矿关系。
杨晓勇
本数据为安庆-贵池矿集区宝树尖埃达克质岩全岩主微量数据,Sr-Nd-Pb同位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及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黄铁矿S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对宝树尖矿区的成岩过程和成矿作用进行探究和总结,进而填补安庆贵池矿集区在成矿时间段145 5Ma 上的空白,为宝树尖乃至整个安庆贵池矿集区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成矿时代划分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杨晓勇
地形起伏度是区域海拔高度和地表切割程度的综合表征。在参考中国人居环境评价背景下的地形起伏度定义及其计算公式基础上,将数字高程模型(ASTER GDEM 30 m)数据重采样成1 km,运用模型计算得到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度公里网格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1)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度公里网格空间数据;(2)青藏高原地形适宜性评价数据。数据可用于分析青藏高原的地形起伏度空间差异,对青藏高原的人居环境及其自然适宜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肖池伟, 李鹏, 封志明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维系人类及异养有机体生命的基础资源,是衡量生态系统结构特征与承载能力的基础指标。本数据采用基于植被光合呼吸模型(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VPM)研制的2015年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数据,通过自养呼吸比率计算得到NPP数据。数据可用于分析青藏高原的植被生产力的空间分异格局,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闫慧敏
高分辨率冰芯孢粉记录能够指示季节性植被变化与气候指标的关系。本数据集对青藏高原作求普冰芯长32m的冰芯沉积物开展了高分辨率孢粉分析,获得了117个冰芯孢粉组合数据,所有数据为孢粉百分比数据,按照深度顺序排列。
吕厚远
本数据集包括西藏和青海水资源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西藏水资源公报》和《青海水资源公报》,统计尺度为市级单元尺度,包括青海省的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和海西州等市级单元,西藏的拉萨、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和林芝等市级单元;变量包括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地表水源供水量、地下水源供水量、总供水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及总用水量等。该数据集可用于青藏高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刘兆飞, 姚治君
本数据为江苏北部桃林岩体全岩主微量数据及锆石U-Pb定年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研究(1)了解桃林花岗岩体的成因,(2)限制花岗岩体的构造环境,更好地认识早白垩世苏鲁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背景。(3)破译和总结华南早白垩世长英质岩浆岩多样性的成因。
杨晓勇
数据由三个字段组成:经度、纬度和湖泊深度。利用声呐设备在湖泊上走航测量得到的水深数据,GPS同步测量得到的经度和纬度。利用湖水盐度和温度数据校正声呐测得的深度数据,并剔除数据异常点。利用水深数据可以插值形成湖泊水下地形图。利用水下地形图可以计算湖泊的储水量,评估青藏高原湖泊总水量。利用水下地形图结合遥感数据还可以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亚洲水塔水量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立平
内容为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项目要求完成的图件成果, 包括“中国东部前燕山期大地构造格局图”、“中国东部燕山期大地构造格局图”和“华北燕山期构造纲要图”。其中“中国东部前燕山期大地构造格局图”和“中国东部燕山期大地构造格局图”的底图修改自1:500万亚洲地质图。“华北燕山期构造纲要图“底图由华北东部1:25万地质图拼接而成。图件中的构造及年代学的数据来源于该项目执行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前人对中国东部进行的研究工作。图件经过项目组专家讨论一致通过。
林伟
数据包括九嶷山及邻区54个固定地震台站和17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垂直分量的连续地震背景噪声数据提取的双台间的互相关函数和最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采用时频分析法来获取2-40s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频散曲。反演成像结果显示,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地壳及上地幔的结构特征差异显著,10-20km的S波速度分布图显示呈线性的、连续分布低速异常,可能为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具体分界位置。成像结果对了解华南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地震学约束。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九嶷山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数据包括青藏高原,华北克拉通,华南块体交接区域255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HK结果和采用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2.0)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146个固定台站(2012-2014)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布设的109个流动地震台站((2006-2008, 3开头台站),(2009-2010,4开头台站)),(2010-2012,1开头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核心区域还保留着典型克拉通的地壳结构,且鄂尔多斯南侧地壳没有保留北侧的华北克拉通东西碰撞俯冲中部陆壳的低速层,四川盆地下地壳可能已经沿着龙门山嵌入到青藏高原地壳中;西秦岭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交界区域具有厚的地壳和整体偏低的波速比以及比东西两侧都要高的S波速度结构。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数据包括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其邻区154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和采用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5.0)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63个固定台站(2007-2009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布设的91个流动地震台站(2000-2001(o开头台站名),2010-2011(st开头台站名))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Moho面深度和地壳平均Vp/Vs比分别主要在25-38km和1.65-1.95范围内变化,地壳结构大致沿着白垩纪的铁佛岭和三叠纪六安断裂及其东向延伸线由南向北分层3部分。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带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数据包括四川盆地14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高斯系数为5.0)和采用多层H-k叠加方法得到的沉积层和基岩层厚度与Vp/Vs比值。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4个固定台站1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0-2012布设的10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沉积层厚度主要分布在4.2-7.6 km, 波速比普遍超过1.87, 基岩厚度主要分布在33.4-41.8 km,波速比普遍小于1.74。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四川盆地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数据包括临汾裂谷及其周边区域23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和台站的远震接收函数波形。通过挑选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7年11月布设的观测时长为1个月的23个高频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 临汾裂谷区中下地壳存在不同尺度的低速体,发震层深度由南往北逐渐从~25km增加到~34 km,大致对应着壳内低速体的底界面;重定位地震大都位于高低速体过渡带区域,其中一个的震源深度达到32km,临汾M7.75级地震位于高速体内,洪洞M8.0级地震位于高速体底部。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临汾裂谷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数据包括辽东长山列岛上发育岩株的SIMS锆石年龄。锆SIMS锆石U-Pb定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CAMECA IMS-1280二次离子质谱仪上进行。针对锆石U-Pb 定年,仪器采用O2-作为一次离子束,以高斯模式或平行光模式聚焦20-30μm直径束斑以轰击固体样品表面,提取样品中的ZrO+、UO2+、UO+、U+、Pb+、THO+等离子。U-Pb同位素定年中采用锆石标准样品Qinghu作为内标,Plese作外标进行同位素分馏校正。数据的处理采用isoplot软件绘制年龄谐和图。数据已经发表在Tectonophysics,数据真实可靠。
林伟
数据包括汉中盆地及其周边区域17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和采用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其中,每个台包括两个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2.0,分别为在30-60°和60-90°震中距范围内叠加的波形。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6个宽频带固定台站2年(2012-2014)和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7年12月布设的观测时长为1个月的11个短周期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汉中盆地不同区域浅表沉积厚度和速度存在差异,部分区域Moho莫霍面处速度变化平缓,震源深度(4-16 km)的上下界面分布对应着低速体底层和高速体顶层。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汉中盆地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数据包括法国科西嘉岛Balagne和Piedmont浊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及其Hf同位素。锆石原位 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LA-ICPS实验室开展,使用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完成。U-Pb同位素定年中采用锆石标准91500作外标进行同位素分馏校正。数据处理采用glitter软件完成,选取谐和度≥90%的样品点进行数据分析,采用density plotter软件绘制年龄分布频谱图并计算加权平均年龄,以及利用excel完成Hf同位素的投图。数据已经发表在Tectonophysics,数据真实可靠。
林伟
数据为彭灌杂岩的磁化率各项异性(AMS)的数据 。我们用便携式汽油钻机在每个采样点钻取5-7个岩芯柱,间隔1 m 到2 m,每个岩芯柱长约3-6 cm。每个岩芯柱都用磁罗盘和太阳罗盘定向,并都进行了磁偏角(7°)的校正。为了避免岩芯几何形态对磁组构的干扰,每个岩芯柱都切割呈标准的直径2.5 cm和长度2.2 cm的柱体。涉及的AMS测试工作均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实验室的AGICO Kappabridge (MFK1) 低场条件下完成。AMS的统计分析主要借助ANISOFT 4.2完成。数据已经正式发表在Tectonics,质量真实可靠。
薛振华
本数据集在文献资料和卫星影像识别的基础上,对川藏铁路、川藏交通廊道、金沙江上游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地野外科学考察,将观察到的泥石流灾害链、滑坡灾害链、断裂构造典型点、冰川泥石流灾害链、大规模崩塌灾害链等进行编目和详细拍照记录;填写野外科考灾害点调查数据表格,整理并填写科考日志文件,完成各种类型灾害点的分布图。照片清晰、灾害调查表内容详实、科考日志填写完整。该野外调查照片与数据,对今后灾害链的野外调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邓宏艳, 王姣, 王玉峰
佛子冲矿区具有同生沉积喷流型和后生矽卡岩型成因之争。由于佛子冲矿床矿体赋存伴随着绿色层状岩石(GSR) ,GSR 成因可能对解决这一争议起到重要作用。这促使我们去进行一系列岩石学调查、全岩矿物化学分析和侵入岩的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GSR中与矿体相关的元素,如Cu、Pb,具有从边缘到核心递减的规律,暗示这为一热液流体起源,通过多种证据分析证明,佛子冲矿床是云开地区层控矽卡岩型铅锌矿化体系的典型代表
虞鹏鹏, 郑义
本数据为滇东南地区锡锌铟多金属矿床的磁铁矿的主量、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样品包括交代型磁铁矿和充填型磁铁矿两类,前者多呈囊状,条带状,与矽卡岩矿物共生;后者为脉状,与金属硫化物共生。样品的测试在国家地质实验分析中心完成,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数据分别由ICP-AES和ICP-MS分析测试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核心期刊《岩石学报》,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探讨磁铁矿的成因,并从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性质方面进一步约束成矿作用过程。
牛浩斌
广东河台金矿糜棱岩锆石U-Pb定年数据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中科院重点实验室检测。将选好锆石制靶用于LA-ICP-MS的实验数据采集,采用氦气作为载气, 激光束斑直径为35 μm, 脉冲频率10 Hz, 80%的激光能量, 每个点的分析时间为60 s, 包括20 s的背景测试和40 s的样品信号。测试的元素包括34S、57Fe、59Co、60Ni、65Cu、66Zn、75As、82Se、96Mo、107Ag、115In、118Sn、121Sb、208Pb、209Bi等。
焦骞骞
数据包含两部分,分别为大云山—幕阜山岩体的磁化率各项异性(AMS)数据,及岩体南缘的花岗质糜棱岩和围岩云母片岩中的黑云母、角闪石和白云母的40Ar-39Ar的年龄。在野外使用便携式汽油钻机采集岩芯柱,然后在室内将样品切割成标准的直径2.5 cm,高2.2 cm的柱体。最终的测试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古地磁实验室完成。矿物的40Ar-39Ar的年龄的测试过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先对岩石样品进行清洗和粉碎,然后在双筒显微镜下手工挑选黑云母颗粒。在为定年做准备之前,重新检查了黑云母,选择了新鲜、透明、没有夹杂物的晶体。实验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在40Ar/39Ar和U-Th/He实验室完成。使用MM5400质谱仪高分辨率进行40Ar/39Ar的测量。然后利用excel的软件的插件ArArCALC对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该数据为大云山-幕阜山岩体侵位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的解释提供年代学的支持。 以上数据已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数据真实可靠
冀文斌
2017年,Sr-Nd同位素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C-ICP-MS仪器上完成,利用阳离子树脂交换柱对Sr和Nd元素进行提取,盐酸作为淋洗液。实验过程具体描述见文献韦刚健 等, (2002)和Li 等, (2004)。87Sr/86Sr和143Nd/144Nd测试的比值分别通过86Sr/88Sr=0.119 4和146Nd/144Nd=0.721 9校正质量分流, 而87Sr/86Sr和143Nd/144Nd的报道比值则是分别通过NBS SRM 987标准87Sr/86Sr=0.710 25和Shin Etsu JNdi-1标准143Nd/144Nd =0.512 115进行校正(Yuan 等, 2010)。
邓腾
本数据为安徽中部东顾山黑云母花岗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Pb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以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数据,白钨矿主微量、Sr同位素数据,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样品采自安徽中部东顾山黑云母花岗岩。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Pb同位素组成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白钨矿主量元素由JXA8230型电子探针分析获得,微量元素由LA-ICP-MS分析获得,白钨矿原位Sr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黄铁矿S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研究东顾山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演化和成矿过程。
杨晓勇
2017年,锆石分选在河北省诚信服务有限公司完成,将采集的样品(5 kg ±)清洗干净、破碎采用常规方法将样品粉碎至80目以上,并采用电磁选方法进行分选。在双目镜下挑选出晶形和透明度较好,无裂纹,粒径足够大的锆石颗粒作为测试对象。锆石制靶和阴极发光(CL)图像在重庆宇劲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将其置于DEVCON环氧树脂中,待固结后抛磨至锆石粒径的大约二分之一,使锆石内部充分暴露。锆石年龄测试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完成,使用仪器为LA-ICP-MS,仪器型号为Resolution M50 Agilent 7500a,厂家为Resonetics Agilent,光斑为29μm。采用He气作为剥蚀物质的载体。采用标准锆石 Plesovice(337.13±0.37 Ma,Sláma 等, 2008)和 Temora(416.6±1.0 Ma,Black 等, 2003)作为外标,元素含量采用NIST SRM610作为外标,29Si作为内标元素(锆石中SiO2含量为32.8%),详细分析方法见Yuan 等 (2004);普通铅校正采用Andersen (2002)推荐的方法;锆石的同位素比值及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计算采用ICPMSDATECAL程序(Liu 等, 2010a; Liu 等, 2010b),年龄计算及谐和图的绘制采用Isoplot 2006(Ludwig, 2004)。
邓腾
连云山岩体的主微量测试分析于2019年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完成。主量元素的测定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其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称取0.7g样品,然后加入适量硼酸高温熔融成玻璃片,最后在XRF(仪器型号为Philips PW2404型X荧光光谱仪)上氧化物含量。测定时经GSR-1(花岗岩)标样监控,使主量元素分析精度优于5%。微量元素测定采用等离子质谱(ICPMS)法:首先称取50mg样品,用氢氟酸、硝酸敞开容器分解法与氢氟酸、硝酸密闭容器消解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分解,并制成溶液,然后在ICP-MS上用内标法进行测定,分析精度优于10%。
邓腾
2019年,葛藤岭岩体的主微量测试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分析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仪器型号为Rigaku ZSX100e,主量元素分析精度优于5%,具体过程见李献华 和 刘颖, (2002)。微量元素分析采用等离子质谱(ICPMS)法,型号为Perkin-Elmer Sciex ELAN DRC-e,分析精度优于 5%,具体分析方法和过程可见刘颖 和 刘海臣(1996)和梁细荣 等,(2000).
邓腾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仪器为Neptune Plus MC-ICP-MS和RESOlution M-50 激光剥蚀系统。激光参数斑束45 μm,重复率8 Hz,能量80 mJ。He作为载气并加入少量氮气以提高样品信号。Penglai锆石作为标样用于测试中,其176Hf/177Hf为0.2828906 ± 10 (2σ, Li 等, 2010b)。分析点与U-Pb定年分析点为同一位置或者同一颗锆石的附近位置。具体分析方法见Wu 等, (2006a)。
邓腾
数据为华南雪峰山中苗儿山穹隆的黑云母的40Ar-39Ar的年龄。在野外采集云母片岩,然后对岩石样品进行清洗和粉碎,然后在双筒显微镜下手工挑选黑云母颗粒。实验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中的40Ar/39Ar和U-Th/He实验室完成。先对使用MM5400质谱仪高分辨率进行40Ar/39Ar的测量,然后利用excel的软件的插件ArArCALC对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该数据为雪峰山三叠纪高原的垮塌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的解释提供年代学的支持。 以上数据已发表在Tectonophysics,数据真实可靠。
褚杨
2019年,锆石分选在河北省诚信服务有限公司完成,将采集的样品(5 kg ±)清洗干净、破碎采用常规方法将样品粉碎至80目以上,并采用电磁选方法进行分选。在双目镜下挑选出晶形和透明度较好,无裂纹,粒径足够大的锆石颗粒作为测试对象。锆石制靶和阴极发光(CL)图像在重庆宇劲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将其置于DEVCON环氧树脂中,待固结后抛磨至锆石粒径的大约二分之一,使锆石内部充分暴露。锆石年龄测试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完成,使用仪器为LA-ICP-MS,仪器型号为Resolution M50 Agilent 7500a,厂家为Resonetics Agilent,光斑为29μm。采用He气作为剥蚀物质的载体。采用标准锆石 Plesovice(337.13±0.37 Ma,Sláma 等, 2008)和 Temora(416.6±1.0 Ma,Black 等, 2003)作为外标,元素含量采用NIST SRM610作为外标,29Si作为内标元素(锆石中SiO2含量为32.8%),详细分析方法见Yuan 等 (2004);普通铅校正采用Andersen (2002)推荐的方法;锆石的同位素比值及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计算采用ICPMSDATECAL程序(Liu 等, 2010a; Liu 等, 2010b),年龄计算及谐和图的绘制采用Isoplot 2006(Ludwig, 2004)。
邓腾
2017年,将硫化物单矿物与氧化亚铜在真空状态下加热,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再用德国产Finnigan MAT-251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分析硫同位素组成,其34S测定值的精确度好,相对误差为±0.2‰,相对标准为V-CDT。 将样品在溶解之前用Milli-Q水超声清洗。烘干以后称取约50 mg左右的样品,完全溶解在1:1的HNO3+HCl的混合酸中。然后蒸干样品,加入三次0.2 mL的2N HBr,分别蒸干。之后再次溶解在HRb+HNO3的混合酸中,两次通过50 μL的AG1X8(200~400目)阴离子交换树脂来分离纯化铅。然后将样品连同硅胶和磷酸一起点在Re单带上(Gerstenberger and Haase, 1997)。测试所用仪器为Isoprobe-T表面热电离质谱仪,分析精度为206Pb/204Pb为0.2%,207Pb/204Pb 为0.2%,208Pb/204Pb为0.5%。测试结果通过NBS981标样来校正分馏,标样的标准值据为206Pb/204Pb=16.937±0.002 (2σ),207Pb/204Pb=15.457±0.002 (2σ)和208Pb/204Pb=36.611±0.004 (2σ)(Todt 等, 1996)。 石英的氧同位素分析采用传统的BrF5分析方法(Clayton and Mayeda, 1963),用 BrF5与含氧矿物在真空和高温条件下反应提取矿物氧,在700℃与石墨棒反应转化成CO2气体,分析精度为±0.2‰,相对标准为V-SMOW。石英流体包裹体中 H 同位素分析采用Zn分解法。选取40 – 60目的纯净石英样品,在150℃低温下真空去气4小时以上,以彻底除去表面吸附水和次生包裹体水,然后在400℃高温下爆裂取水,并与金属锌反应生成H2,分析精度为±0.2‰,相对标准为V-SMOW。
邓腾
2017年,在详细的岩相学和成矿期次划分的基础上,选取了20个薄片,在镜下先将需要测试的矿物圈定出来,并拍摄显微照片用于在实验时找到对应矿物点的位置。然后对抛光的薄片进行喷碳,并随后进行电子探针(EMPA)测试,本文的电磁探针测试分两次进行,共测试了207个点。两次电子探针(EPMA)分析在用两种不同仪器进行,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JEOL JXA-8100电子探针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与成矿中科院重点实验室JEOL JXA-8230电子探针。JEOL JXA-8100的分析条件为:15kV加速电压,直径为5 μm电子束斑。JEOL JXA-8120的分析条件为:20kV加速电压,20 nA电流,束斑直径为1 μm。电子探针分析的主量元素包括As,Fe,Pb,Zn,Cu,Sb和S,微量元素包括Au,Ag,Se,Co,Bi,Ni,Cu,Sb,Zn,Pt,Pd和Te。JEOL JXA-8100和JEOL JXA-8230型电子探针对于金的检测限分别为409 ppm和259 ppm。
邓腾
数据为华南越城岭穹隆中花岗质糜棱岩和片麻状花岗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的年龄。先对岩石样品进行清洗和粉碎,然后在双筒显微镜下手工挑选黑云母颗粒。在为定年做准备之前,重新检查了黑云母,选择了新鲜、透明、没有夹杂物的晶体。实验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在40Ar/39Ar和U-Th/He实验室完成。使用MM5400质谱仪高分辨率进行40Ar/39Ar的测量。然后利用excel的软件的插件ArArCALC对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该数据为越城岭穹隆的形成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的解释提供年代学的支持。 以上数据已发表在Tectonics,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存储。
褚杨
白云母的挑选于2017年在河北省诚信服务有限公司完成,采用常规方法将样品粉碎至20目以上,并在双目镜下从每个样品中挑选出200 mg左右的白云母,白云母的纯度大于99%。挑选出来的样品首先送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9-2反应堆B4孔道进行中子照射,用纯铝铂纸将白云母样品包成6 mm大小的球形,封闭于石英玻璃瓶中,并用0.5 mm厚的Cd皮包裹,照射时长为30小时,快中子通量为2.2576×1018。同时对纯物质CaF2和K2SO4进行同步照射,得出校正因子为:(36Ar/37Ar)Ca=0.000271,(39Ar/37Ar)Ca=0.000652,(40Ar/39Ar)k=0.00703。照射后的样品经冷却,装入样品架中经密封去气后,装入系统。 样品DY02被送往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Ar-Ar定年测试,测试采用的仪器为RGA10型质谱仪,详细的测试过程见Hall and Farrell (1995)。质谱仪记录5组Ar同位素信号,信号强度单位为Mv,每个三次测试就测一次空白样,数据处理的详细方法见Nomade 等 (2005)。样品14JM14和14JM15则被送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进行Ar-Ar定年测试,试采用的仪器为Argus VI型质谱仪,详细的测试过程见Qiu 等 (2015),数据处理的详细方法见Koppers (2002)
邓腾
本数据集为华南雪峰山构造带的构造数据,包括地层产状,变质岩的面理和线理,褶皱轴方向。数据来源于华南雪峰山构造带野外实测,利用地质罗盘对雪峰山构造带内各个构造单元的岩石的变形数据进行详细的测量,并在室内利用excel完成应变参数的计算,并最终完成每个测点应变椭球体的求解。此数据可为华南雪峰山构造带内的应变的不均一性和造山带弧形构造的形成提供构造地质的支持。以上数据已发表于SC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褚杨
数据为Jpg格式。通过实验数据锆石年代学及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得出。 锆石年代学数据分析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质谱实验室通过LA-ICP-MS进行。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电子探针实验室完成,使用仪器为日本电子公司的JEOL-JXA-8230电子探针分析仪。 Jpg数据结果包括:大别造山带地质图,大别构造地质简图,混合岩样品静下照片片麻岩和暗色包体中锆石阴极发光图,锆石谐和图,长石成分分类图,钙质角闪石成分图解,黑云母分类图解,黑云母镁铁图解。 本数据可以对北大别混合岩成因分析提供证据支撑。
闫骏
本文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南北缘新近纪岩浆岩的电气石原位硼同位素数据和主量元素数据。电气石主量元素数据是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获得的,电气石原位硼同位素数据是通过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的。电气石来自松潘甘孜地块湖东梁上新世的两个云母-流纹岩和喜马拉雅地块错那洞中新世的两个云母花岗岩,他们的δ11B值分别为-10.47±0.54‰。和-12.48±1.04‰。我们认为这些来自西藏南北缘的强过铝质岩浆岩主要是由于俯冲或上覆大陆沉积岩部分熔融而形成的。
苟国宁
1)数据内容 包括采样点的观测年份、经纬度、海拔、生态系统类型、不同土层(SOC0-100 (kg Cm-2); 0-100代表土层)、地下生物量含量。 2)数据来源 此部分数据是从文献中获取,具体文献来源参考说明文档。 3)数据质量描述 数据观测覆盖范围广,包含指标全面,展示了不同土层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精确性,能满足对青藏高原草地土壤碳储量的估算。 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 为预测未来青藏高原土壤的碳源–汇效应及实现生态系统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胡中民
1)数据内容 包括采样点的观测年份、经纬度、生态系统类型、年降雨量、干旱指数、年净初级生产力、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等数据。 2)数据来源 一部分来源于文献(1980-1995),另一部分来源于实地采样(2005-2006)。 3)数据质量描述 数据观测年份长,时间跨度大,覆盖范围广,包含指标多,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精确性,能满足对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碳储量的估算。 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 为预测未来青藏高原的碳源–汇效应及实现生态系统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胡中民
内容包括: 湘东北黄金洞矿床模型挤压10%后地层的变形以及剪应变的变化情况平面模型图;湘东北黄金洞矿床模型拉伸2%后地层的变形以及剪应变变化情况平面模型图;湘东北黄金洞矿床模型拉伸2%后地层的变形以及体应变变化情况平面模型图;湘东北黄金洞矿床模型挤压1%后地层的变形以及剪应变变化情况剖面模型图;湘东北黄金洞矿床挤压1%后地层的变形以及体应变变化情况剖面模型图;湘东北黄金洞矿床模型拉伸1%后地层的变形以及剪应变变化情况剖面模型图;湘东北黄金洞矿床模型拉伸1%后地层的变形以及体应变变化情况剖面模型图。共7张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热-流体数值模拟图件。 平面及剖面图模型建立过程:设置剖面模型顶面为地下3km,构建的几何模型长633 m,宽20 m,高512 m,模型中地层岩性基本为砂岩与板岩互层,并被一条断层切穿。设置平面模型宽15.3km,高12.5km。模型包括砂岩、硅质板岩、两种含石英板岩,其间穿插四条断层。研究区的地层与岩体定义为弹塑性材料,并基于此采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开展相应的模拟计算。采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各地质单元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主要根据湘东北地区不同地质单元的已有实测参数,而力学参数主要来自于FLAC3D手册或相似岩性的测试数据。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和矿区的实际地质特征,设置变形和流体流动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同时根据流体运移方式和方向,给整个模型赋予流体通量。在初始状态时,岩石中的所有孔隙的初始状态都是水饱和,即饱和度为1。根据有关浅成岩体成矿流体压力的理论模式,对于地层中的初始孔隙压力设为静水压力,并固定模型顶面的孔隙压力。模型地表为透水边界,其他边界设为不透水边界,随后进行初始地应力平衡得到平衡状态。然后对模型设置力学边界条件,结合湘东北矿床形成于先挤压后拉张的构造环境下的特征,研究采用两个模型互为对照,在其中一个模型的左右两个边界施加对称的初始挤压速度(2.425×10-9m/s)来模拟构造挤压的过程,而对另一个模型左右两个边界施加对称的初始引张速度(2.425×10-9m/s)来模拟构造拉伸的过程。 主要结论及启示: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黄金洞金矿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在构造挤压和构造拉张的作用下,断层附近板岩层中出现了大的扩容区,扩容空间的形成可为矿质的沉淀以及交代作用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并为成矿流体的汇聚提供有利场所,而通过模拟看到的扩容位置,与已知发现的矿体也基本对应。也表明湘东北金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力学作用密切相关。同时,对于湘东北其它金矿床或其它类型的金矿床,本次模拟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即通过获取相关成矿地质特征(构造应力环境、岩石力学参数等),研究矿体赋存部位的岩体性质、地层形变特征以及成矿流体的运移规律,可以较为清晰的展现成矿的物理过程,完善已有的成矿模式,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以上数据暂未发表,成果预期发表于SC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jpg形式储存。
李增华
数据包括Excel以及Jpg格式两种。Excel数据内容包括: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全岩锶钕同位素分析数据,全岩Pb同位素分析数据。 。 在贵州通威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贵阳,中国)使用Axios PW4400 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Thermal X系列2进行了全岩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锶钕同位素分析通过MC-ICP-MS分析,地点位于昆士兰大学。 本数据可对碱性A型花岗岩的成因和中国东南部早白垩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提供证据支持。 Jpg格式数据包括: 1.华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和火山岩分布简图 2.木城深成岩体简化地质图。 3.木城地区花岗闪长岩镜下标本。4.从具有代表性的木城石英二长岩和花岗岩中选择锆石晶体的阴极发光(CL)图像 5.代表性石英二长岩和花岗岩的锆石U-Pb协和图 6.代表性岩石中锆石Hf值的直方图 7.穆陈岩中岩石的化学分类。、 9.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 10.87Sr/86Sr与ε穆陈岩Nd(t)图。 11全岩铅同位素分析图 12.木城石英二长岩锆石饱和温度和锆石中Ti的直方图 13.木城石英二长岩的SiO2与Ti和SiO2与Zr 15.Rb/Sr与Ba/Rb, Zr/Hf与Nb/Ta图, Th/Yb与Ba/La 16.木城深成岩体Nd、Hf同位素图 。 17.木城石英二长岩和模拟岩浆的SiO2与Mg#图
汪方跃
锆石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新县岩体主体为二长花岗岩,按照其结晶粒度可分为三个岩石单元,形成于133~129 Ma 之间,并保存有古元古代继承锆石。XRF和ICP-MS分析方法获得的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显示,岩石具有富硅和富碱特征,属于(弱) 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亏损Ba、Sr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Ti 等高场强元素,无显著的Nb-Ta 亏损。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中,具有富集轻稀土、亏损中稀土、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等特征,并具有明显的Eu 负异常,表明岩浆源区可能为角闪石稳定区域,而非加厚下地壳的石榴子石稳定区,推测岩浆形成于加厚地壳的伸展减薄环境。TIMS方法获得全岩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岩浆源区主要由古老的地壳物质构成。数据源自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2016YFC0600404)。
陈福坤
数据包括Excel以及Jpg格式两种。Excel数据内容包括:锆石年代学数据,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全岩锶钕同位素分析数据,锆石铪同位素分析数据。 中国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利用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进行锆石定年分析。 全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在ALS实验室集团(位于中国广州的澳大利亚ICP-MS分析实验室)进行测量。主要元素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在ELEMENT-2质谱仪上使用ICP-MS测定微量元素 Rb–Sr和Sm–Nd同位素测量是在中国科技大学的Finnigan MAT‐262热电离质谱仪(TIMS)上进行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锆石颗粒上进行了原位Hf同位素分析,这些颗粒已经通过LA-ICP-MS测年。 Jpg格式数据包括:1大别造山带显示早白垩世岩石分布的地质图 2大别中部四公山地区地质图 3 SKS侵入体岩浆岩的显微镜图像(交叉偏振光)(a)石英闪长岩(14SK003-1); SKS侵入体的4个代表性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 5 SKS侵入岩浆岩锆石U–Pb协和图 6 SKS侵入岩分类图; 7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模式 8 SKS侵入岩浆岩的Harker图解 9 SKS侵入体岩浆岩Rb-V图 10 SKS侵入数据源的10 Sr–Nd同位素组成: 11锆石U-Pb年龄与。εSKS侵入数据源岩浆岩Hf(t)图: 12 SKS侵入岩浆岩的12(La/Yb)N-Sr/Y图 13SKS侵入体中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的Eu与Sr(a)和Eu与Rb(b)图 14 Y与Sr/Y的分离结晶(FC)模型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对大别造山带大别单元中部最大的深成岩体四公山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在中生代地球动力学中的运动分析提供证据。
闫骏
广东河台金矿糜棱岩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数据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将选好锆石制靶用于LA-ICP-MS的实验数据采集,仪器为Neptune Plus多吸收ICP-MS和RESOlution M-50激光剥蚀系统。激光参数斑束45 μm,重复率8 Hz,能量80 mJ。He作为载气并加入少量氮气以提高样品信号。Penglai锆石作为标样用于测试中。分析点与U-Pb定年分析点为同一位置或者同一颗锆石的附近位置。
焦骞骞
数据集主要展示在文章https://doi.org/10.1016/j.pepi.2019.04.003的研究中。该研究基于布设在华夏地区的地震台站选取了19个反演点,在浅表P波速度的约束下,开展了P波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的联合反演得到的台站下方S波速度结构。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19个:例如Cathaysia01.velocity.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华夏地区的岩石圈速度结构,透视该区域地表大量花岗岩出露所对应的深部机理。
邓阳凡
数据集主要展示在文章https://doi.org/10.1016/j.pepi.2019.04.003的研究中,包含了利用布设在华夏地区台站的P波接收函数h-k-c叠加得到的地壳平均厚度以及地壳平均波速比的分布。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1个:Cathaysia_moho_vpvs.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华夏地区的莫霍面的起伏特征,透视华夏地区地壳厚度以及地壳波速比的横向分布特征,进而探讨华夏地区地壳平均组分的差异性。
邓阳凡
数据集主要展示在文章https://doi.org/10.1016/j.pepi.2020.106617的研究中,包含了利用布设在江西大湖塘矿区附近的42个台站P波接收函数与群速度频散联合反演得到的台站下方S波速度结构。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42个:例如Dahutang.JX46.velocity.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大湖塘矿区的岩石圈速度结构,透视大湖塘多金属成矿的深部机理。
邓阳凡
数据集主要展示在文章https://doi.org/10.1016/j.pepi.2020.106617的研究中,包含了利用布设在江西大湖塘矿区附近的42个台站P波接收函数h-kappa叠加得到的地壳平均厚度以及地壳平均波速比的分布。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1个:Dahutang_moho_vpvs.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大湖塘矿区的莫霍面起伏特征,透视大湖塘多金属成矿区域地壳以及地壳波速比的横向分布特征,进而探讨矿区内外地壳平均组分的差异性。
邓阳凡
数据集主要展示不同半径对应的磁异常优选方位。磁异常优选方位通过对磁异常数据做拉东变换后得到,可以用于探测底图中更细节的独立异常,并可以与其他各向异性数据进行对比。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1个:magnetic_lineament.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徐淮及其邻近区域的观测磁异常数据不同半径的磁异常优选方位。依据该结果结合其他地球物理以及地质学观测,可以进一步探讨徐淮弧的变形机制。
邓阳凡
基于中国地面逐日气象要素数据集、全国地理基础数据、自然环境基础数据集,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密度分析、RclimDex、非平稳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NSPEI)和双线性内插法等多种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了横断山区的极端降水、极端气温、干旱强度、干旱频率等多种指标。该数据集包括横断山区的孕灾环境基础数据集、极端降水指标基础数据集、极端气温指标基础数据集、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基础数据集。该数据集可为区域内极端高温、降水和干旱风险评估提供基本的指标体系。我们得出横断山区内90%以上站点的极端气温暖指数显著上升,极端气温冷指数显著下降。南北气温差异显著,以青藏高原为界,北部气温日较差大,平均在13.83℃,南部气温日较差小,平均为11.38℃,南部平均的冰冻日数在1d左右。随着重现期的增加,持续干燥期(CDD)大于110d的区域逐渐由西部扩大到金沙江下游流域;在不同重现期下,持续降雨期(CWD)和年降水总量(PRCPTOT)的高值区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边缘;北部的日最大降水量(RX1day)在不同重现期下变化不显著,在60mm以下;最低气温极小值(TNn)和最高气温极大值(TXx)在空间分布上北低南高,40℃以上的高温普遍发生在南部的干旱河谷。
孙鹏
海南岛高通岭钼矿床赋矿围岩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数据,2016-2017,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将选好锆石制靶用于LA-ICP-MS的实验数据采集,采用氦气作为载气, 激光束斑直径为31 μm, 脉冲频率8 Hz, 每个点的分析时间为60 s, 包括20 s的背景测试和40 s的样品信号。测试的元素包括U、Th、Pb等含量及相关同位素比值。锆石 U-Pb 定年和锆石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使用 ICPMSDataCal 8. 6 软件,谐和图的绘制采用Isoplot v3.0 软件完成。此数据可为海南岛高通岭钼矿床日后在地球化学模型分析中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数据发表在《矿床地质》核心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朱昱桦
表格内容包括湖南井冲钴铜多金属矿床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数据(LA-ICP-MS)。实验方法是LA-ICP-MS。分析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完成, 分析仪器为配有NWR193 nm激光剥蚀系统的Finnigan Element 2 ICP-MS等离子体质谱仪。实验过程中采用氦气作为载气, 激光束斑直径为35 μm, 脉冲频率10 Hz, 80%的激光能量, 每个点的分析时间为60 s, 包括20 s的背景测试和40 s的样品信号。测试的元素包括34S、57Fe、59Co、60Ni、65Cu、66Zn、75As、82Se、96Mo、107Ag、115In、118Sn、121Sb、208Pb、209Bi等。微量元素的校正使用USGS硫化物标样MASS1、NIST610和NIST612作为联合外标, KL2G(德国马普所的硅酸盐标准样品系列MPI-DING中的一个)作为监控标样, 电子探针分析的Fe含量作为内标。此数据可为湖南井冲钴铜多金属矿床日后地球化学模型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E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刘萌, 王智琳
本数据为湖南井冲钴铜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的电子探针数据(EPMA)。实验方法是EPMA。测试在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 分析仪器为装有四通道波谱仪和能谱仪的SHIMADZU EPMA-1720电子探针。实验条件为: 加速电压20 kV, 束流15 nA, 束斑直径1 μm, ZAF校正法。绿泥石电子探针分析所采用的标样为: 磷灰石(P)、金红石(Ti)、硬玉(Al、Na)、铁铝榴石(Fe)、蔷薇辉石(Mn)、橄榄石(Mg)、透辉石(Ca、Si)和钾长石(K)。此数据可为湖南井冲钴铜多金属矿床日后地球化学模型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E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王智琳, 刘萌
数据集为湖南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地区闪锌矿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数据(LA-ICP-MS)。实验方法是LA-ICP-MS。测试分析在南京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93 nm ArF 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由Teledyne Cetac Technologies 制造,型号为Analyte Excite;四极杆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型号为Agilent 7700x。准分子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深紫外光束经匀化光路聚焦于硫化物表面,能量密度为3.5 J/cm2,束斑直径为25~40 μm,频率为6 Hz,共剥蚀40秒,剥蚀气溶胶由氦气送入ICP-MS完成测试。测试元素包括55Mn、57Fe、59Co、60Ni、65Cu、66Zn、69Ga、72Ge、75As、77Se、107Ag、111Cd、118Sn、121Sb和125Te。微量元素的标定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硫化物压饼MASS-1和玄武质熔融玻璃GSE-1G,数据处理采用软件ICPMSDataCal完成。此数据可为湖南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日后地球化学模型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E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郭飞, 王智琳
表格内容包括湖南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地区闪锌矿的电子探针数据(EPMA)。实验方法是EPMA。测试在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分析仪器为装有四通道波谱仪和能谱仪的SHIMADZU EPMA-1720电子探针。实验条件为:加速电压15 kV,束流20 nA,束斑直径5 μm。EPMA测试元素包括:Zn、S、Mn、Fe、Cd和Cu等,采用的标样为ZnS(Zn和S)、MnS(Mn)、FeS2(Fe)、CdS(Cd)和Cu(CuFeS2)。所有数据均采用原子序数吸收荧光法(ZAF)进行校正。此数据可为湖南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日后地球化学模型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E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王智琳, 郭飞
本数据为大宝山斑岩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数据和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自华南深断裂体系武川-四会断裂带内的大宝山斑岩型钼矿。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是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U-Th-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大宝山钼矿化在大宝山斑岩和与川都斑二长花岗岩伴生的矽卡岩-灰层中以浸染和细脉的形式存在。本文报道了上述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给出了大宝山斑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大宝山斑岩由弱至强过铝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组成。其年龄分别为166.3±2.0 Ma (MSWD=1.9)和166.2±2.7 Ma (MSWD=2.7),略高于川都斑岩二长花岗岩(MSWD=2.7)。这表明在这个地区有两种不同的岩浆脉冲。大宝山斑岩的SiO2含量为64.42% ~ 75.41%,Th vs. Co图显示为高钾钙碱性和玄武岩的亲和力,[La/Yb]N为14.6 ~ 35.0,ƐNd(t)值为-8.2 ~ -6.6。岩石ƐNd(t)值较中侏罗世基性岩(ƐNd(t)= -2.7 ~ +7.9)为负,但与华夏地块~165 Ma元古代地壳相似。大宝山斑岩锆石ƐHf(t)值为-13.2 ~ -7.5,两期Hf模式年龄(TDM2)为1.7 ~ 2.0 Ga,接近华夏地块西部基底TDM2 (~1.7 Ga)。大宝山斑岩的Th/U平均值为5.0,与华夏地块元古代结晶基底(Th/U = 5.3 ~ 5.4)相似,但高于弧岩浆(Th/U = 1.5 ~ 3.0)。斑岩的Nb/Ta比值(平均为11.8)与华夏原代结晶基底的Nb/Ta比值(平均为12.4)相似。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斑岩来源于华夏地块结晶基底的高程度部分熔融。根据大宝山斑岩和沿武川-四会深断裂带分布的斑岩型钼矿床的地球化学资料,认为大宝山斑岩型钼矿床与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武川-四会深断裂运动有成因联系。
黄文婷
本数据集来自论文: 1. Bai, Z.-J., Zhong, H., Hu, R.-Z., Zhu, W.-G., 2020. Early sulfide saturation in arc volcanic rocks of southea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co-magmatic porphyry–epithermal Cu–Au deposit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80: 66-84. 论文通过单矿物电子探针成分限定了矿物结晶的温度、压力及水含量。全岩主微量数据,PGE及Au含量限定了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及硫化物饱和历史。进而揭示了硫化物再溶解对斑岩-浅层地温热液型Cu-Au矿床成矿的贡献。 数据来自该论文表格。 2. Feng, Z.-Z., Bai, Z.-J., Zhong, H., Zhu, W.-G., Zheng, S.-J., 2020. Genesis of Volcanic Rocks in the Zijinshan Ore District, SE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orphyry-Epithermal Mineralization. Minerals, 10(2): 200. 论文通过锆石U-Pb定年限定了火山岩的年龄,通过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锆石Hf-O同位素限定了火山岩的源区特征,岩浆性质,分异演化过程,进而揭示了该期岩浆作用的成矿潜力。
柏中杰
本数据来源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该论文通过对江西南部早侏罗世菖蒲和东坑火山-沉积盆地中流纹岩和高镁安山岩/英安岩进行全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以及流纹岩中锆石的O-Hf同位素分析,限定了这些火山-沉积盆地的形成时代和其中长英质火山岩的岩石成因。该论文新的定年 结果制约了江西南部火山岩的喷出年龄为 190–189 Ma,并提出流纹岩主要是 上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 菖蒲安山岩/英安岩是俯冲板片中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的溶体与其上部的地幔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
朱维光
本数据集来源于两篇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1:本文通过ICP-MS测定了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组成,获取了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精确限定了紫金山Cu-Au矿床的成矿时代,运用LA-ICP-MS测定了Cu-(Fe)-硫化物及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组成,揭示了Au、Ag等成矿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综合对比后认为紫金山Cu-Au矿床与罗卜岭Cu-Mo矿床分属两个独立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完成,实验介质为辉钼矿单矿物粉末,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分析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完成,实验介质为从矿石样品中磨取的光片,相关数据均经过内、外标监测矫正,数据质量可靠。 论文2:该文通过阴极发光光谱仪获取了石英的CL图像,以此详细划分了罗卜岭斑岩Cu-Mo矿床的流体作用期次,运用冷热台开展了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获取了多阶段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压力、密度等物理化学参数,以此探讨了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演化,通过单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成分分析定量获取了成矿流体的主、微量元素组成,揭示了Cu、Mo、Pb、Zn、Ag等成矿金属元素的运移、沉淀过程及机制。上述实验均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完成,实验介质为从岩性样品中磨取的包裹体片和探针片,相关数据均经过内、外标监测矫正,数据质量可靠。
赵晓瑜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Hu, P.-C., Zhu, W.-G., Zhong, H., Zhang, R.-Q., Zhao, X.-Y., and Mao, W., 2020, Late Cretaceous granitic magmatism and Sn mineralization in the giant Yinyan porphyry tin deposit, South China: constraints from zircon and cassiterite U–Pb and molybdenite Re–Os geochronology: Mineralium Deposita. 该论文主要通过锆石U-Pb定年,锡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确定了广东银岩锡矿的成岩成矿年龄,通过对区域上Sn成矿年龄的统计分析,指出存在一条东西向的晚白垩世Sn成矿带。
胡鹏程
数据集主要展示了徐淮地区的卫星布格重力异常值的分布。对布格重力异常的分析处理可以对不同深度的密度异常体大小及位置进行较好的约束。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1个:Gravity_Xuhuai.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徐淮及其邻近区域的卫星布格重力异常值数据。如果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学观测以及地质学的相关推论可以对徐淮构造弧的形成过程进行更好的约束,进而提出一个与徐淮构造弧形成演化相关的自恰地学模型。
邓阳凡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Mao, W., Zhong, H., Zhu, W.-G., Lin, X.-G., and Zhao, X.-Y., 2018, Magmatic-hydr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Yuanzhuding porphyry Cu-Mo deposit, South China: Insights from mica and quartz geochemistry: Ore Geology Reviews, v. 101, p. 765-784. 该论文通过石英CL图像分析、流体包裹体研究、云母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查明该矿床为深成斑岩矿床,流体具有多阶段演化特征,缺失流体“沸腾”作用,流体具有低Cl逸度的特征,不利于Cu的迁移-沉淀-富集。
毛伟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Mao, W., Zhong, H., Yang, J. H., Tang, Y. W., Liu, L., Fu, Y. Z., Zhang, X. C., Sein, K., Aung, S. M., Li, J., and Zhang, L., 2020, Combined zircon, molybdenite, and cassiterite geochronology and cassiterite geochemistry of the Kuntabin tin-tungsten deposit in Myanmar: Economic Geology, v. 115, p. 581–601. 该论文通过锆石U-Pb定年、锡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精确限定了缅甸Kuntabin Sn-W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通过锡石CL图像、EMPA图像和LA-ICP-MS微量元素含量分析,限定了成矿流体演化特征;通过与区域成矿作用的综合对比,提出Kuntabin矿床是新特提斯洋俯冲条件下,在东南亚巨型锡矿带西部成矿带最早的成矿作用(~90 Ma)。
毛伟
华南地块发育大量钨锡矿床,主要与燕山期(侏罗纪-白垩纪)花岗岩有关;在广西(中古生代)花岗岩中发现了少量矿床,其中最大的是牛塘界矽卡岩钨矿床。牛塘界矿床在空间上与两套花岗岩相关联:未矿化的越城岭黑云母和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27.1 +/- 2.9 Ma和427.5 +/- 3.5 Ma,矿化的牛塘界白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较年轻,为421.0 +/- 1.5 Ma。牛塘界白云母花岗岩中锡石与白钨矿共生的U-Pb年龄为420.8 +/- 8.0 Ma,与主岩年龄一致。 未矿化的越城岭黑云母花岗岩A/CNK值为0.97 ~ 1.16,同时具有I型和S型花岗岩特征。与未矿化的越城岭黑云母花岗岩相比,已矿化的牛塘界白云母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A/CNK值为1.12 ~ 1.72,SiO2含量和Rb/Sr值较高,Nb/Ta、Zr/Hf、K/Rb值较低。地球化学差异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相对分馏的牛塘界白云母花岗岩是由元古代变质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的。越城岭黑云母花岗岩为元古代变质沉积岩与次级变质火成岩的部分熔融。越城岭未矿化的二云母花岗岩与已矿化的牛塘界白云母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但体积相对较小,找矿较少,这可能是越城岭二云母花岗岩至今未发现矿化的原因。与古生代广西花岗岩相比,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体积更大、分馏程度更高,可能是其W-Sn矿化丰度更高的原因。
陈喜连
高sr /Y岩石的成因及其与特定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联系尚不明确。秦岭造山带广泛分布着高Sr/Y比值的三叠纪花岗岩侵入体。西秦岭造山带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和英安岩3个侵入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37 ~ 216 Ma。岩石的特征是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U),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高Sr/Y(31.8 ~ 77.5)和(La/Yb)(N)(13.6 ~ 72.6),极低的Y (53 ~ 16.3 ppm)和Yb (0.35 ~ 1.53 ppm)。以及可以忽略不计的欧盟异常。他们的(Sr-87/Sr-86)(i)比值(0.70715 ~ 0.70884)、epsilon(Nd) (t)(-5.93 ~ -3.07)、锆石epsilon(Hf)(t)(-2.34 ~ +0.85)值和两阶段模式年龄(t - dm (Nd2) = 1.26 ~ 1.47 Ga;T-DM2(Hf) = 1.20-1.39 Ga)和低温花岗岩类特征表明,它们是新元古代下地壳的部分熔体,输入了富幔源基性岩浆。这些侵入岩的高sr /Y特征可能继承自南秦岭地体下地壳烃源岩。区域构造演化研究表明,该岩石形成于俯冲体制和俯冲-初始碰撞过渡环境。岩浆源区的高Sr/Y比值可能与高Sr/Y特征有关,而不是与特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
任龙
本数据为同位素测年数据,锆石Hf-O同位素数据,岩石全岩主微量数据,岩石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青藏高原南羌塘早古生代的岩浆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是通过二次离子探针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矿物Hf和O同位素分别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二次离子探针分析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岩石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识别出南羌塘的基底岩石及其形成历史。
但卫
本数据为同位素测年数据,锆石Hf-O同位素数据,岩石全岩主微量数据,岩石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青藏高原羌塘冈玛错早石炭世的岩浆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是通过二次离子探针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矿物Hf和O同位素分别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二次离子探针分析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岩石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识别出羌塘古特提斯洋早期的洋内弧存在低氧岩浆以及其增生历史。
但卫
本数据为同位素测年数据,锆石Hf-O同位素数据,岩石全岩主微量数据,岩石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青藏高原羌塘日湾茶卡晚泥盆世的岩浆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是通过二次离子探针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矿物Hf和O同位素分别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二次离子探针分析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岩石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限定羌塘古特提斯洋的早期演化历史。
但卫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羌塘中部片石山榴辉岩的同位素测年数据,矿物O同位素数据,矿物微量数据,以及岩石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青藏高原羌塘中部片石山的榴辉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是通过二次离子探针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矿物O同位素是通过二次离子探针分析获得,矿物微量是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限定区域变质岩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但卫
钼同位素在氧化还原相关的水热液和地表过程中可以发生分馏。不同储层钼同位素特征的不同,使钼同位素成为地壳物质循环以及亲S元素富集成矿的潜在示踪剂。本文报告了61个早白垩世高钾钙碱性岩(定义为埃达克质岩)的钼同位素组成,其来源与中国中东部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其中包括大别造山带低镁埃达克质岩,沿南郯庐断裂带分布的高镁埃达克质岩和长江下游高镁含矿埃达克质岩。低镁埃达克质岩具有最轻δ98 MONIST3134,0.48‰~-0.03‰,不含矿和含矿高镁埃达克质岩同位素组成较重,变化较大,分别为-0.38‰~0.41‰、0.58‰~1.39‰。岩浆演化(例如角闪石结晶)主导着低镁埃达克质岩中的钼同位素变化,但不能解释高镁埃达克质岩中的钼同位素变化。Ce/Mo与Mo、δ98Mo和εNd(t)的混合趋势表明,不含矿和含矿的埃达克质岩具有一个共同的富集地幔端元(低Ce/Mo比,低εNd(t)和δ98Mo)。同时,不含矿和含矿的埃达克质岩还具有两个不同的端元组成,都具有高Ce/Mo比,但是这两个端元δ98Mo明显不同。对于不含矿埃达克质岩的高Ce/Mo端元,具有低δ98Mo,以及中-高富集的εNd(t)和低放射成因Pb,代表了与低镁埃达克质岩来源相似的大陆下地壳。相比之下,含矿的高镁埃达克质岩的高Ce/Mo端元具有极高的δ98Mo(>1.5‰),表明俯冲还原性沉积物的加入。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它们共同的富集地幔端元是地幔交代的结果,交代流体源于俯冲氧化沉积物。本研究表明,钼同位素有助于了解地幔中的埃达克岩起源和相关的铜-金-钼成矿作用,强调了氧化沉积物的加入是地幔中亲硫金属初步富集的因素。
沈骥
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变形变质作用对硫化物微量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尚不清楚,可可塔勒 VMS 铅锌(- Ag)矿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机遇;对采自7号和9号矿体的5个矿石样品进行粉碎、过筛用以大宗矿产铅同位素分析,17个抛光厚片硫化物样品用于原位微量元素与硫铅同位素分析,对硫化物矿物进行了66个微量元素测定点分析,测定了25个硫同位素点;共选取了不同矿物的18个点对进行铅同位素分析,运用了LA-ICP-MS的分析方式
虞鹏鹏, 郑义
项目研究对羌塘中部香桃湖地区的石榴石十字石云母片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碎屑锆石分析以及白云母Ar-Ar定年。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显示,样品经历了早期蓝片岩相的地温高压变质作用和晚期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叠加。碎屑锆石分析表明,样品物源来源于俯冲带上盘石炭纪岛弧岩浆作用。白云母Ar-Ar结果为263-259 Ma,代表其底辟进入上盘中下地壳后的冷却年龄。该项研究首次从变质演化角度揭示了大洋板块俯冲过程中的俯冲侵蚀作用,同时暗示在低温/高压变质带中出露的这类遭受中-高温变质叠加的特殊岩石可能对识别古俯冲带中的俯冲侵蚀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张修政
本次研究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洞错榴辉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研究、金红石LA-ICP-MS 微量元素分析、锆石SIMS U-Pb定年以及金红石 SIMS 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洞错地区榴辉岩经历了峰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以后后期高压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的退变质作用的叠加。年代学研究显示,榴辉岩的原岩年龄为250Ma,麻粒岩相叠加时代为177Ma,晚期角闪岩退变发生在168Ma。该项研究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样中生代演化提供了新的模型,同时揭示了平板俯冲可能是导致榴辉岩慢速折返(热折返)以及强烈麻粒岩化的主要机制。
张修政
数据有Excel表格以及Jpg模型分析图两种。 Excel表格数据有:全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在ALS实验室组(位于中国广州的澳大利亚ICP-MS分析实验室)进行测量的。主要元素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用ELEMENT-2质谱仪测定。使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Rb–Sr、Sm–Nd和U–Th浓度和同位素比值。以及锆石年代学数据和Hf同位素数据。 Jpg模型分析数据包括:1.显示早白垩世分布的大别造山带地质图 2、BHY沙坪沟钼矿床地质简图。 3、地质剖面为沙坪沟钼矿床岩浆岩及矿体 4.根据安徽省地质局313地质队和矿产勘查局的资料,对钻孔中的样品位置、钻孔柱状剖面进行了修改。 5、向洪店地区地质简图。 6.巩东冲铅锌矿床地质示意图(a)和巩东冲铅锌矿床a-B剖面图 7.沙坪沟花岗斑岩和公洞冲石英二长斑岩锆石的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白色和黄色圆圈分别代表U-Pb定年和in-Site Hf同位素的位置,相邻数字为分析结果。 8.沙坪沟花岗斑岩和公洞冲石英二长斑岩锆石U-Pb协和图。 9.BHY含矿岩石岩石化学成分图。10.(a)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模式和(b)N-MORB标准化多元素蜘蛛图 11.BHY带含矿岩浆岩的初始Sr–Nd同位素组成。除本文外的含矿岩浆岩资料 12.BHY含矿岩石的初始铅同位素组成。含矿岩浆岩包括SPG、TJP、DG和QEC 13.锆石U–Pb年龄(t)BHY含矿岩石的εHf(t)。 14.SiO2与εNd(t)东冲矿区岩浆岩Nd(t)图。 15.北淮阳地区含钼铅锌花岗质岩石的生产模式。 通过该数据库数据可以对砂坪沟地区花岗斑岩对钼铅矿的成矿作用及关系研究提供依据。
闫骏
本数据集为采集自鄂东南大冶地区成矿岩体全岩主微量、Sr-Nd同位素和矿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这些数据将对理解该地区成矿系统发育的深部过程有知识意义。其中包括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所得全岩主量元素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获得的微量元素含量数据,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得的岩石Sr-Nd同位素数据,激光剥蚀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岩石矿物微量元素数据,岩石矿物主量元素数据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而得。
周金胜
该数据集主要包括黑河流域中上游土壤重金属数据。主要通过2020年8月开展的黑河流域野外实地考察获得,共计49个土壤样点。样点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初步分类并去除杂质,将土壤样品自然风干,然后混合均匀,并使用球磨仪进行研磨获得研磨样,再过筛成为检测样品。取样品在ST-60型全自动消解仪中加热消解,定容后利用ICP-AES光谱仪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包括Cd、Zn、Cu、Ni、Cr、As和Pb,单位为mg/kg,其中Cd检出限为0.0002,Zn检出限为0.001,Cu检出限为0.001,Ni检出限为0.001,Cr检出限为0.001,As检出限为0.003,Pb检出限为0.003。本数据集质量可靠,可供分析青藏高原城镇化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
田玉强, 方醒醒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Cui, A.N., Lu, H.Y., Liu, X.Q., Shen, C.M., Xu, D.K., Xu, B.Q., Wu, N.Q., 2021. Tibetan Plateau precipitation modulated by the periodically coupled westerlies and Asian monso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8, e2020GL091543. DOI: 10.1029/2020GL091543. 作者利用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年纹层沉积具有准确定年的优势,高分辨率分析(~5年分辨率)、鉴定了过去1656年(公元350年到公元2006年止)以来库赛湖周边地区植物孢粉种类的变化,并基于库赛湖及其周边800 km范围内的735个现代表土孢粉组合及气象插值数据,建立了高精度的孢粉-年降水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过去1656年降水和年均温变化。本数据集为研究青藏高原过去气候变化规律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参考。
吕厚远
数据包含大别造山带一系列白垩纪岩体的元素、金属稳定同位素数据以及少量手标本照片、显微照片。主量元素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试,精度在2%以内,微量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试,精度在5%以内,Ca、Mg、Fe金属稳定同位素采用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试,精度普遍优于0.06‰,上述测试于2016-05-14 至 2020-06-19期间完成,数据已发表在多个国际知名岩石学杂志如《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Chemical Geology》等,这些数据对理解岩浆岩体系中的金属稳定同位素分馏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吴洪杰
1. 数据内容(包括的要素及意义) 冰川厚度即冰川表面与冰川底部间的垂直距离。冰川厚度的分布不仅受冰川规模与冰下地形控制,同时也随着冰川对气候响应阶段不同而变化。数据包含冰川测线经纬度、高程、单点厚度、测量冰川冰体总储量、测量仪器型号等信息。 2. 数据来源与加工方法 冰川厚度主要来源于钻孔和探地雷达测厚(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钻孔法即在冰面进行钻孔至冰下基岩,从而获得单点的冰川厚度;冰川雷达测厚技术则能精确地测量出测线上冰川厚度的连续分布,同时获取冰下基岩的地形特征,从而为冰川储量估算和冰川动力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参数 3. 数据质量描述 冰川钻孔数据精度达到分米级。GPR雷达测厚由于冰川性质及底界面雷达信号强度差异,测厚精度理论上在5%-15%之间,。 4. 数据应用成果与前景 冰川厚度是获取冰下地形和冰川储量信息的先决条件。在冰川动力学数值模拟与模型研究中,冰川厚度是一个重要的基本输入参数。同时,冰川储量是表征冰川规模和冰川水资源状况的最直接参数,不仅对冰川水资源的准确评估和合理规划及有效利用十分重要,更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和深远
邬光剑
数据包含苏鲁造山带侏罗纪花岗岩采样信息、年龄、元素、同位素、手标本照片、显微照片、地球化学特征图、成岩模式图。主量元素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试,精度在2%以内,微量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试,精度在5%以内,年龄为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使用二次离子探针法(SIMS)测试。数据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岩石学杂志《Journal of Petrology》上,对苏鲁造山带的碰撞后演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吴洪杰
数据分为Excel表格数据以及Jpg分析图数据。表格数据包括:表1皖南地区石斑鱼样品特征;表2皖南花岗闪长岩中磷灰石的EPMA数据;表3皖南花岗闪长岩中磷灰石的LA-ICP-MS数据 研究中所研究的磷灰石是用重液法从SAP花岗闪长岩样品中分离出来的,然后在双目显微镜下手工挑选。将所选择的磷灰石安装在环氧树脂中,抛光,然后使用背散射电子(BSE)图像检查,以选择用于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LAICP-MS分析的自形靶。 磷灰石的主元素分析采用JEOL-JXA-8230M电子探针测定,试验地点为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其微量元素采用LA-ICP-MS法测定,地点位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重点实验室。 分析图数据包括:(1)安徽南部地区花岗闪长岩样品显微照片,显示矿物组成。(a) LQ, (b) JD, (c) QY,和(d) PL花岗闪长岩。其中:Pl = 斜长石;kf =钾长石;QZ=石英;Bi =黑云母;Hbl=角闪石;AP=磷灰石;Zrn =锆石 (2)安徽南部地区花岗闪长岩中自形磷灰石的背散射电子(BSE)图像 (3)安徽南部地区花岗闪长岩中磷灰石样品的F (wt.%)和Cl (wt.%)相关图 (4)安徽南部地区花岗闪长岩中(a)磷灰石(实心符号)和宿主岩(空心符号)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模式和(b)磷灰石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蜘蛛图 (5)安徽南部地区花岗闪长岩磷灰石样品地球化学图,显示岩石分类和岩浆源区特征 (6)安徽南部地区花岗闪长岩中磷灰石(实心符号)和宿主岩(空心符号)的微量元素判别图,区分埃达克岩和非埃达克岩 (7)安徽南部地区花岗闪长岩中磷灰石(a) δCe与δEu值和(b) logfO2与T 图,反映其氧逸度和温度变化。其中MH:磁铁矿-赤铁矿缓冲器,FMQ: 铁橄榄石-磁铁-石英缓冲器,IW:铁-方铁矿缓冲器 (8)安徽南部地区花岗闪长岩中磷灰石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判别成矿与非矿 此数据库可以用于探究皖南地区玩中生代岩浆的多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闪长岩的关系,并利用磷灰石判断未矿化的岩石和矿床类型。
谢建成
数据为图片形式,内容包括:(1)安庆地区石英二长闪长岩的显微照片,显示矿物组成。其中Pl. 斜长石, Kfs. 钾长石,Hbl. 角闪石,Bi. 黑云母, Qtz. 石英 (2)安庆月山岩体锆石代表性的阴极发光照片和U-Pb和谐图。其中阴极发光图像中小实线圆代表了LA-ICPMS分析点,大虚线圆代表了LA-MC-ICPMS Hf同位素分析点。月山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38.2± 1.7 Ma (3)安庆埃达克质岩中锆石地球化学图解,用以说明锆石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判别锆石的分类、Zi-Hf相关关系及Ti-in-zircon温度 (4)安庆埃达克质岩岩石化学成分分类图。安庆埃达克质岩为石英二长闪长岩,是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 (5)安庆埃达克质岩哈克图解,用以主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6)安庆埃达克质岩样品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和N-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蜘蛛图 (7)安庆埃达克质岩Nd-Sr同位素组成,落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埃达克质岩Nd-Sr同位素组成范围,具有混合特征 (8)安庆埃达克质岩具有高放射性铅同位素组成,与MORB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基性岩铅同位素组成相一致 (9)安庆侵入体的锆石εHf (t)值与U-Pb年龄图 (10)安庆埃达克质岩(a) Sr/Y与Y,(b) Sr/Y与(La/Yb)N ,(c) K2O/ Na2O与Al2O3图解,显示其为俯冲洋壳部分熔融而成 (11)安庆埃达克质岩(a) La/Yb与La, (b) V与Rb, (c) (87Sr/86Sr)i 与1/Sr(×104), (d) εNd (t)与1/Nd(×103)图解,显示为部分熔融和岩浆混合特征 (12)安庆埃达克质岩(a) Ba与Nb/Y图和(b) Rb/Y与Nb/Y图,显示明显的俯冲印记 (13)安庆埃达克质岩锆石lgfO2与T(ºC)图。安庆埃达克质岩具有高氧逸度和较高温度。其中MH:磁铁矿-赤铁矿缓冲器,FMQ: 铁橄榄石-磁铁-石英缓冲器,IW:铁-方铁矿缓冲器 (14)安庆铜金埃达克质岩石成因模式示意图。安庆埃达克岩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幔源岩浆的加入以及侵位过程中新元古代地壳物质的同化作用。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探究埃达克岩对成岩成矿作用的影响作用,并对安庆地区的成矿运动过程作出解释。
谢建成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2017年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副片麻岩的全岩主微量、锆石U-Pb-Hf同位素数据和黑云母Ar-Ar年代学数据。样品采自锡林郭勒杂岩,包括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母斜长片麻岩和绢云斜长片麻岩。全岩主量元素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由ICP-MS分析所得,锆石U-Pb同位素数据由LA-ICPMS测试分析获得,锆石Hf同位素数据由MC-ICPMS分析获得,黑云母Ar-Ar数据由GV-5400质谱仪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经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Gondwana Research上,数据真实可信。通过该套数据,有效识别出南蒙微陆块的弧前沉积盆地系统,约束了岩石形成时代和物质来源,指示了南蒙微陆块的构造亲缘性。
李益龙
本数据集为采集自西藏尼玛县南部戈芒错-孜桂错地区白垩纪中期噶金花岗岩地球化学数据。 其中包括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所得全岩主量元素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获得的微量元素含量数据; 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得的岩石Nd同位素数据; 激光剥蚀联合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所得锆石Hf同位素数据; 激光剥蚀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得的锆石U-Pb同位素数据与锆石微量元素数据。 这些数据与区域岩浆岩时空分布资料共同限定了拉萨与羌塘地块碰撞最晚时限。
YANG Zong-Yong, 王强
本数据集为采集自西藏尼玛县北部虾别错地区的早白垩世末花岗斑岩地球化学数据。其中包括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所得全岩主量元素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获得的微量元素含量数据,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得的岩石Nd同位素数据,激光剥蚀联合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所得锆石Hf同位素数据,激光剥蚀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和二次离子质谱仪测得的锆石U-Pb同位素数据与锆石微量元素数据,岩石矿物主量元素数据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而得。
YANG Zong-Yong, 王强
本数据为广西五圩矿田饿洞铅锌锑矿矿区化探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饿洞矿化区那干矿段沿F3断裂带和矿化脉顶底板,前者主要采集B层土,后者主要采集那干矿段ZK02孔铅锌矿化岩心样。Ag,Sn用WSP-1型用光谱法测量,Cu、Pb、Zn、As、W、Sb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利用获得的数据,通过系统分析成矿元素组合、成矿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成矿系统蚀变特征等可有效判别化探异常是否为矿致异常。该工作对指导找矿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瑞超
本数据为Payangazu杂岩体放射性同位素U-Pb测年数据,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缅甸中部曼德勒地区Payangazu杂岩体的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通过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揭示Payangazu杂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李凯旋
本数据为高Ba-Sr侵入体放射性同位素U -Pb测年数据,矿物微量地球化学数据,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北秦岭地块高Ba-Sr侵入体的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和矿物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通过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揭示不同高Ba-Sr侵入体岩石成因,限定相应构造背景形成时限。
任龙
本数据为西藏南部的侏罗纪火山岩地球化学数据,包括含矿斑岩的主微量、锆石U-Pb定年、锆石微量元素、磷灰石主微量元素数据。数据来自冈底斯带一大型弧相关斑岩矿床(谢通门)。将新近发表的比马组资料与已发表的野坝组资料进行比较,了解它们与成矿的不同关系。比马组火山岩由玄武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组成,均含锆石。使用单bondPb年龄为195.0 Ma - 165.1 Ma(新年龄为180.2 ± 0.8 ~ 166.7 ± 1.1 Ma)。玄武岩、中质岩和长英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Sr-Nd-Hf同位素特征相似(87Sr/86Sr)i = 0.703182 ~ 0.705489);εNd (t) = 3.2到7.1;εHf(t) = 9.3 ~ 16.0)表明其形成于玄武岩岩浆的分离结晶。野坝组火山岩年龄范围相近(192.7 Ma ~ 168.0 Ma),但组成范围较宽(从玄武岩到流纹岩),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 = 0.700182 ~ 0.707723;εNd (t) = −5.1到4.5;ε高频(t) = −18.5到17.6)。 与野坝组相比,比马组安山岩和英安岩样品具有较高的锆石Eu/Eu*、Ce4+/Ce3+和(Ce/Nd)/Y比值,锆石中钛的温度较低,表明比马组岩浆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和含水性,因此更有利于斑岩铜矿的形成。野坝组岩浆相对还原,形成于拉萨中部古基底附近的远端弧环境中。它们的演化同位素特征和还原性可能是由于更广泛的还原性地壳成分的污染而导致的,使它们不适于斑岩铜矿化。因此,冈底斯带弧相关斑岩型铜矿的勘探应集中在肥沃的比马组。
陈喜连
锡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均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由LA-ICP-MS完成测定。NIST SRM610玻璃和118Sn分别作为微量元素的外部标样和内部标样,AY-4锡石作为U–Pb年龄分析的同位素外部标样。个旧锡多金属矿区主要由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和卡房5个矿床组成。区内矿石类型丰富,以产在隐伏花岗岩附近的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矿体和远端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层状/似层状锡石–铁氧化物±硫化物矿体为主。对高松Sn‒Cu矿床两种类型矿体锡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二者均形成于晚白垩世(85.1 ~ 83.5 Ma),与区内高峰山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一致。大厂锡多金属矿区主要由铜坑–长坡、高峰、大福楼、灰乐和亢马5个锡矿床组成。锡多金属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块状以及脉状/网脉状产于泥盆系中。本次工作获得5个矿床不同类型锡矿体中锡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95.4 ~ 90.3 Ma,与区内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一致。个旧和大厂矿区的锡石均具有较高的Fe、W、Mn和低的Nb、Ta含量,与花岗岩岩浆热液体系中锡石的微量元素特征相似。锡石晚白垩世的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特征,揭示个旧和大厂地区的锡多金属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
郭佳
本数据为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区姚冲钼矿斑岩的全岩主量、微量、F元素数据,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和U-Pb测年数据以及磷灰石原位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样品岩性为花岗斑岩。样品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数据分别由XRF和ICP-MS分析获得,F元素含量由F离子电极分析获得。锆石微量元素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U-Pb年龄数据由SIMS和LA-ICP-MS获得。磷灰石主量(包括F,Cl)、微量元素数据分别由EMPA和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研究斑岩钼矿的成因。
糜梅
数据库内容包括:表1安庆地区埃达克质岩石LA-ICP-MS锆石分析数据;表2安庆埃达克质岩锆石原位微量元素数据;表3安庆地区埃达克质岩石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组成;表4安庆地区埃达克岩的Nd、Sr、Pb同位素组成;表5安庆地区埃达克质岩石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组成。 U-Pb定年和微量元素通过LA-ICP-MS进行分析,分析地点位于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位于广州ALS实验室集团(一个商业ICP-MS分析实验室)进行,实验方法是ICP-MS。Rb、Sr、Sm和Nd同位素数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地球动力学实验室用MAT-262质谱仪测定。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探究埃达克岩对成岩成矿作用的影响作用,并对安庆地区的成矿运动过程作出解释。
谢建成
(1)本数据为秦岭地区和江南造山带多个W-Mo矿床中辉钼矿和含矿岩体的Mo同位素(相对于国际标样NIST3134的98Mo/95Mo的千分偏差)组成; (2)所有数据是通过双稀释剂方法进行Mo元素的纯化,并利用MC-ICP-MS进行同位素组成测定; (3)所有数据的内部精度优于<0.08‰(2sd),岩石标样的外部重现性优于<0.05‰(2sd); (4)对辉钼矿及其围岩(岩体)的M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1、各矿集区之间Mo同位素存在明显差异;2、辉钼矿的Mo同位素组成相对于岩体偏轻;3、秦岭东沟地区斑岩型辉钼矿的Mo同位素分馏显著。不同类型的矿床以及不同的成矿过程对应不同的分馏/混合线,其辉钼矿端元均具有很轻的Mo同位素组成,暗示Mo来源于同位素组成偏轻的沉积物。该结果表明辉钼矿Mo同位素可以作为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潜在指标。
沈骥
横断山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云贵高原西北部和青藏高原东部,川藏铁路横跨14条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板块活动强烈、地貌形态多样、岩层风化破碎、重大工程扰动、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这一区域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冰湖溃决、山洪、雪灾和干旱等多种灾害高发、频发,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延拓性,灾害周期短、强度大、波及范围广。本数据集是我们在上述地区进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及现场照片的集合,对支撑青藏高原防灾减灾、工程安全防护与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张强, 周强, 吴文欢, 赵佳琪, 袁茹玥
本数据为82个地震台站的1333个远震到点组成的新横波喷流数据集,分析了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地幔地震各向异性。地震各向异性对地壳和上地幔岩石的应变历史施加一阶约束。由此产生的332个高质量的测量区域平均明显分裂时间(即各向异性的大小)1.10.3s和平均速度方向(即各向异性的方向)17.2度、54.6度,支持一个两层的各向异性模型基于90度方位参数的周期性。在岩石圈深处,北东向的快速走向主导着下层,近似平行于现今的绝对板块运动(APMs;即<35度),这是由于活跃的软流层流所致。另一方面,偏离加拿大落基山山麓apm可以反映克拉通岩石圈西南向迁移的地幔流断裂。在岩石圈中还发现了两个细长的上层各向异性异常,它们与莫霍深度具有空间相关性。它们的特征表明冻结各向异性沿着两个收敛的边界:(1)将东北(北)和西北(南)两个快速方向分离的古元古代雪鸟构造带;(2)与APM、最大地应力和电磁各向异性相一致的落基山脉山麓。与科迪勒拉造山有关的挤压作用可能是山麓到克拉通内部横波各向异性空间变化的原因。
吴磊
数据为jpg图片形式,内容包括:(1)宝山陶和凤凰山矽卡岩铜(金)矿床黄铁矿样品中(a)Fe与S,(b)Cu与Fe的二元曲线 (2)宝山陶和凤凰山矽卡岩铜(金)矿床黄铁矿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 (3)凤凰山矽卡岩铜(金)矿床黄铜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宝山陶和凤凰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不同阶段黄铁矿和黄铜矿样品中(a)Au、(b)Ag、(c)Pb和(d)Sb的含量与As的关系 (5)宝山陶和凤凰山矽卡岩铜(金)矿床中黄铁矿和黄铜矿样品的(a)Pb与Bi、(b)Pb/Co与Ag/Co、(c)Au与Cu、(d)Sb与Tl曲线 (6)凤凰山矿床中Se-Sn和Co-As的黄铜矿LA-ICP-MS微量元素关联 (7)宝山陶和凤凰山矿床黄铁矿和黄铜矿样品的(a)Co与Ni、(b)Se与As、(c)Au与Ni曲线图 本数据图表为研究铜陵凤凰山矿田矽卡岩铜(金)矿床硫化物矿物特征提供直观结果。 文章已发表与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
谢建成
基于中国地面逐日气象要素数据集、全国地理基础数据、人口普查数据以及30m分辨率的DEM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历史灾害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结合暴雨、洪涝、高温、雪灾、崩塌、滑坡灾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随机森林等多种方法计算灾害的危险性与脆弱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灾害风险指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其中,横断山区考虑上述所有灾害类型,川藏铁路考虑洪涝、雪灾、崩塌、滑坡灾害。数据集包括横断山区(川藏铁路)的自然灾害危险性评图、脆弱性评价图和综合风险评价图。
张强, 周强, 吴文欢, 赵佳琪, 袁茹玥
数据内容包括:(1)(a) 中国构造示意图;(b)中国东部铜陵成矿区地质示意图 (2)凤凰山矿田地质图,显示了新五里花岗岩侵入体和相关的铜(金)矿床. (3)凤凰山矿田铁山头至宝山头剖面图 (4)宝山岛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地质剖面,显示石英二长闪长岩与下三叠统碳酸盐岩接触带矽卡岩成矿作用。缩写:Grt:石榴石;Di:透辉石;Py:黄铁矿;Ccp:黄铜矿;Cal:方解石 (5)凤凰山地区矽卡岩矿床的矽卡岩、矿石和花岗闪长岩矿物显微照片。(a) 石榴石矽卡岩;(b)和(c)中粗粒黄铁矿和脉状黄铜矿与石英共存,石英硫化物阶段的异面体磁铁矿颗粒被石英或黄铜矿充填;(d)新五里花岗闪长岩。缩写:Grt:石榴石;Chl:绿泥石;Mga:磁性磁铁矿;Py:黄铁矿;Ccp:黄铜矿;QZ:石英;Kfs:钾长石;Hbl:角闪石;Bi:黑云母
谢建成
SSTG数据集是2002-2019年的全球海面温度数据,以摄氏度为单位,时间分辨率为月,空间分辨率为0.041°。 数据集是由2种红外辐射计(MODIS,AVHRR)及3种被动微波辐射计(AMSR-E,AMSR2,Windsat)得到的逐日海面温度卫星反演数据和逐日海面温度观测数据相结合,通过一个温度深度和观测时间校正模型校正后产生的。精度评价表明,重建后的数据集有明显改进,可以用于海洋中尺度现象分析。
毛克彪
通过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基于ArcGIS平台,广泛收集中亚地区最新的活动断裂和地震构造研究资料,编制了中亚地区地震构造图和地震区划图。图件范围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震构造图中标绘了发震断层(活动断层)的位置、活动性质和断层名称,以及1960年至2020年5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区划图中以未来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加速率峰值(PGA)为指标,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这些图件可用于中亚地区的活动构造和地震灾害研究,为中亚地区的大型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罗浩
本数据为含矿斑岩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数据,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和矿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西藏南部冈底斯带谢通门Cu–Au矿I号和II号矿床的含矿花岗斑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是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磷灰石矿物主量地球化学数据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获得,磷灰石和锆石矿物微量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限定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浆氧化还原状态
陈喜连
青藏高原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其地震活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及高原内部变形。本数据集包含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北纬20-40度,东经70-105度)1970年以来发生的2854次M≥4.7级地震的震中位置、发震时刻、地震震级等信息,其中M≥8级地震3次,M=7.0-7.9级地震33次, M=6.0-6.9级地震192次, M=5.0-5.9级地震1152次。地震主要沿青藏高原周边及高原内部的大型断裂带发生。
王继
数据内容包括:表1宝山岛和凤凰山矿床黄铁矿和黄铜矿的电子探针数据;表2宝山岛和凤凰山矿床黄铁矿的LA-ICP-MS微量元素数据;表3凤凰山矿床黄铜矿LA-ICP-MS微量元素数据; 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元素组成通过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JEOL-JXA-8230M电子探针测算,总共分析50个分析点,分析条件为加速电压15kv,探针电流20na,峰值直径5nmμm。黄铁矿和黄铜矿单晶的微量元素组成通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共振193nm ArF准分子激光和Agilent 7500a ICP-MS仪器测定,总共分析150个点。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SC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谢建成
本数据包含青藏高原地质地理环境与灾害风险科学考察数据资源建设规范和元数据规范两个标准规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等相关规定,结合任务九科学考察内容成果特征,特制定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九的元数据内容标准框架、资源建设规范,方便科考数据的汇总与共享,实现简单高效管理复杂的项目成果数据,同时更好的保护数据资源生产者的知识产权等。保证各课题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期更好服务于项目本身。
杨雅萍
数据内容存放于3个Excel表格中,分别是:表1铜陵地区典型矽卡岩铜金多金属矿床特征,表2凤凰山矿田代表性铜(金)矿床特征;表3凤凰山和宝山岛矿床各成矿阶段的主要特征、黄铁矿和黄铜矿类型、黄铁矿和黄铜矿结构汇总表。其中表1对铜陵地区典型矽卡岩铜金多金属矿床的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整理。表二对凤凰山矿田代表性铜(金)矿床特征进行梳理,凤凰山地区矽卡岩矿床主要为中小型矿床,铜储量约60万吨。表三对凤凰山和宝山岛地区矿床成矿阶段特征进行梳理,矽卡岩阶段主要由石榴石和透辉石以及少量硅灰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磁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组成。三个表格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为铜陵及凤凰山地区矽卡岩矿床日后的研究提供铺垫。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SC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谢建成
本数据为东北地区斑岩铜钼和斑岩钼矿中成矿岩体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副矿物磷灰石主微量和原位Nd同位素数据以及锆石微量和原位Hf同位素数据。样品采集自于东北地区燕山期斑岩铜钼和钼矿床中的成矿岩体。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矿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矿物原位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多接收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磷灰石和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限定了东北燕山期斑岩铜钼矿床与斑岩钼矿床成矿岩浆性质的差异。其中斑岩Cu-Mo矿床形成受控于俯冲板片浅部脱水形成的富Cl流体,它与板片俯冲直接相关;斑岩Mo矿床主要受控于下地壳含水矿物脱水形成的富F流体,受俯冲板片远距离效应影响。
屈潘, 牛贺才
本数据为成矿斑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数据以及矿物微量和同位素数据。样品采集自钦杭带园珠顶斑岩Cu-Mo矿床成矿花岗斑岩。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分别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U-Pb同位素和热电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辉钼矿Re-Os同位素获得,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通过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矿物微量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结合钦杭带其他斑岩矿床的数据,可以限定岩浆源区特征,从而揭示在厚“内陆”地壳,不同程度壳-幔物质的参与,可形成不同的成矿类型。
任龙
数据内容包括:对池州地区铜钼多金属花岗闪长岩(斑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演化模式简述。图中分别画出150Ma之前及150Ma之后在池州地区地质构造发生的变化,以及对成矿模式的影响方式变化。池州地区150 Ma时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倒转的影响,形成无海洋沉积物的弧内裂谷环境。板块释放的流体使地幔楔体物质熔融,产生了高氧逸度环境,形成了富氯流体和混合的幔壳岩浆,促进了金属的提取和运移,最终形成了池州地区的铜钼多金属矿床。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SC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jpg格式储存。
谢建成
本数据集是对羌塘地体南缘的班公湖、改则、东巧和安多地区花岗岩进行系统的LA-ICPMS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数据按照实验室标准获得,数据质量符合实验室要求,主要用于青藏高原地质研究。 数据中包含字段及其含义如下: Analysis:锆石测点编号 Element concentration Th (ppm):元素Th含量 U (ppm) :元素U含量 Th/U:元素Th和U含量比值 Isotope ratio ²⁰⁷Pb/²⁰⁶Pb:²⁰⁷Pb/²⁰⁶Pb同位素比值 ²⁰⁷Pb/²³⁵U:²⁰⁷Pb/²³⁵U同位素比值 ²⁰⁶Pb/²³⁸U:²⁰⁶Pb/²³⁸U同位素比值 1s:误差 Age (Ma) ²⁰⁷Pb/²⁰⁶Pb:²⁰⁷Pb/²⁰⁶Pb同位素年龄 ²⁰⁷Pb/²³⁵U:²⁰⁷Pb/²³⁵U同位素年龄 ²⁰⁶Pb/²³⁸U:²⁰⁶Pb/²³⁸U同位素年龄 1s:误差 Discordant (%) * :不谐和度
刘德亮
本数据为扎兰屯地区I型花岗岩U-Pb同位素测年数据,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斜长石和黑云母主微量数据,副矿物锆石和磷灰石主微量地球化学和磷灰石原位Nd同位素数据。样品采集自东北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的三种演化程度不一致的I型花岗岩。U-Pb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是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矿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矿物原位Nd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多接收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限定区域岩浆作用时代和源区特征,同时揭示花岗岩中的锆石和磷灰石可以有效地示踪花岗质岩浆的演化。
屈潘, 牛贺才
该数据集是2015年青藏高原基础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通过分幅数据拼接裁剪,形成青藏高原区域的数据。数据内容包括1:100万省级行政区划、1:100万道路、1:25万水系的地理图层。行政区划数据属性包括NAME、CODE、pinyin(名称、代码、拼音);道路数据属性包括:GB、RN、NAME、RTEG、TYPE(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码、道路编码、道路名称、道路等级、道路类型);水系数据属性包括:GB、HYDC、NAME、PERIOD(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码、水系名称代码、名称、时令)。
杨雅萍
The data sets contains the content of fungal spores and (Ce+Fa/Po+Fa) ratio data from Gonghai Lake (38°54′N, 112°14′E, altitude 1860 m) in northern China over the past ~2000 years. We calculated pollen (Ce+Fa/Po+Fa) ratio of 321 samples and we identified the fungal spores of 216 sedimentary samples to reconstruct changes in cultivation and grazing intensity over the past ~2,000 years in northern China. Time-series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arable farming phases had a longer periodicity than the grazing phases, possibly because of the greater resilience of the former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ttachment of agriculturalists to their land. Our findings potentially help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land use on soil degradation. The data is stored in Excel format.
HUANG Xiaozhong, ZHANG Jun
本数据为胶东郭城金矿床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数据。样品为取自郭城金矿-220中段的矿石样品,岩性为黄铁矿化碎裂岩夹石英脉,黄铁矿呈亮黄色团块状,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结构。单矿物黄铁矿的挑选在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所完成,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进行了黄铁矿Rb-Sr元素含量及同位素比值测定,数据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中文期刊《中国地质》,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精确厘定郭城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深入研究该区域成矿作用提供可靠的年代学数据。
李杰
本数据为宝鸡花岗岩体放射性同位素数据,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以及矿物主量地球化学数据。样品采集自秦岭造山带宝鸡地区宝鸡花岗岩体,包括黑云母正长岩、粗粒、斑状和细粒正长岩、碱性长石花岗岩和镁质二长闪长岩。放射性U-Pb年代学数据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获得,放射性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通过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获得,岩石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主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表明中三叠-早侏罗斜大陆碰撞控制产出了同碰撞A型花岗岩体,意味着A型花岗岩也可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任龙
数据内容包括:(1)池州地区四个侵入体代表性锆石颗粒的锆石U-Pb协和图、加权平均年龄和阴极发光(CL)图像。CL图像中的小实心圆代表LA-MC-ICP-MS Hf同位素分析的斑点;大点圆代表LAICP-MS分析的斑点。 (2)池州花岗闪长岩(斑岩)磷灰石样品地球化学图。(a) Cl与F图;(b)球粒陨石标准化REE图;(c)Y与Sr图;(d)稀土元素三角图。注:M,地幔;M-C,地幔-地壳;C,地壳 (3)池州花岗闪长岩(斑岩)岩石化学成分分类图。(a) 总碱与二氧化硅(TAS)图。(b) A/NK与A/CNK的对比图。(c) A.R.-SiO2图,A.R.=(Al2O3+CaO+Na2O+K2O)/(Al2O3+CaO–Na2O–K2O)。实线表示钙碱性、碱性和过碱性之间的划分。(d) K2O与SiO2的对比图 (4)(a) 池州花岗闪长岩(斑岩)样品的Al2O3与SiO2的关系曲线,(b)MgO与SiO2的关系曲线,(c)Zr与SiO2的关系曲线,(d)Nb与SiO2的关系曲线,(e)Sr与SiO2的关系曲线,(f)Sr/Y与Y的关系曲线 (5)池州花岗闪长岩(斑岩)样品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模式和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蜘蛛图 (6)池州地区侵入岩Nd-Sr同位素图 (7)池州侵入体锆石的U-Pb年龄图 (8)(a)锆石样品的lgfO2与T(℃)和(b)锆石样品的Ce4+/Ce3±值与Eu/Eu*值,(C)池州侵入岩磷灰石样品的logfO2与δEu的曲线图。MH:磁铁矿-赤铁矿缓冲液,FMQ: 铁橄榄石-磁铁-石英缓冲液,IW:铁-浮体缓冲液 (9)池州花岗闪长岩(斑岩)样品的(a)Ta/Sm与Ta、(b)V与Rb、(c)La/Yb与SiO2的关系曲线。注:PM部分熔融,FC分离结晶
谢建成
池州地区花岗闪长岩(斑岩)和辉钼矿矿物显微照片包括:牌楼花岗闪长岩,麻石花岗闪长岩(斑岩),西山花岗闪长岩,马头矿床辉钼矿。 池州地区花岗闪长岩(斑岩)呈灰白色,呈粒状(斑岩)结构,块状构造。它们主要由石英(20–25%)、钾长石(20–25%)、斜长石(40–45%)、角闪石组成(∼5%),黑云母(∼10%),以及锆石和磷灰石等辅助矿物(图5a-d)。辉钼矿以自形-二面体结构为特征,在石英脉中呈脉状、浸染状和结节状产出。
谢建成
内容包括: 牌楼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图,牌楼钼金多金属矿床7号勘探线剖面图,马市铜矿地质图,马市铜矿4号勘探线剖面图,马头铜钼矿床地质图。 牌楼矿床有10个金矿体和7个钼矿带。单个金矿体的长度和厚度为数十米和0.28–4.00米。牌楼矿床的金品位为1.19–22.0 g/t。钼矿体长400~600m,厚1.50~6.50m,主要赋存于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花岗闪长岩(斑岩)和角岩中。钼的平均品位为0.04–0.13 wt%。牌楼矿床矿石主要为黄铁矿、辉钼矿和浸染矿。矿石矿物主要由辉钼矿、黄铁矿、辉锑矿及少量磁黄铁矿组成。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绢云母和绿泥石。 马石地区铜矿床有几十个铜矿体,铜品位为0.21–0.34 wt%。在花岗闪长岩(斑岩)和隐爆角砾岩中发现了长度和厚度分别为330-600m和20-50m的铜矿体。马石矿床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马头钼铜矿床为中型斑岩型矿床,钼储量6万t,铜资源量>10万t。马头矿床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马头矿床矿石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型矿石和浸染型矿石。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SCI高级别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jpg形式储存。
谢建成
本数据为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含矿岩体和围岩中的锆石原位微量元素、Hf同位素和U-Pb测年数据以及磷灰石原位主量(包括F,Cl)、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样品岩性包括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LBL20-01)、花岗闪长斑岩(LBL20-02,LBL22-02)、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寮岩体,LBL22-03),花岗闪长岩(四坊岩体,SF09-05)。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数据、U-Pb同位素测年数据及微量元素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磷灰石的主量(包括F,Cl)、微量元素数据分别由EMPA和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研究紫金山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成因、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
李聪颖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的课题“关键廊带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深部过程”资助下,2017和2019年,我们在东海陆架区完成两条OBS广角地震剖面。利用获得的OBS数据,采用层析成像正、反演方法,得到东海陆架区深部地壳结构。速度结构揭示地壳厚度从浙闽造山带的30km减薄到陆架盆地的15km,对应的地壳速度从4.40-7.15 km/s变化到4.30-6.90 km/s。结合以往的研究,浙闽造山带存在高磁异常,我们认为浙闽造山带和陆架盆地的地壳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东海可能不是华南陆缘的延伸;在浙闽造山带和陆架盆地的交界处存在宽约50km,速度高达7.15km/s的高速异常。我们推测该异常为中生代缝合带,高速异常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时,板块撕裂产生的岩浆活动有关。
丁巍伟, 卫小冬
本数据集包括2013年全国盐田分布数据。这些数据通过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人工解译提取盐湖图斑,矢量化处理后形成。主要包含盐田名称(YT)、盐性编号(YXBH)、所在省份(SF)等信息。数据集共有39条记录,56.00KB。数据集文件名及数据表标志名对应如下:盐田名称 YT、盐性编号 YXBH、所在省份 SF。采用WGS-84坐标系为空间基准,精度为1:30万,粒度以县级行政区为最小单元,以省级行政区为最大单元。
陈亮, 王建萍
本数据为华南湘东南地区上堡黄铁矿-萤石矿床中的黄铁矿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数据,Os同位素数据是通过热电离质谱仪分析获得。Re含量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限定华南湘东南地区上堡黄铁矿-萤石矿床的形成时代。一个样品中六个自形黄铁矿颗粒的等时年龄为279± 12 Ma,初始187Os/188Os比值为0.39± 0.71,Re和Os浓度分别为0.12-63.5 ppb和2.14-185 ppt。早二叠世的年龄与黄铁矿的寄主地层的年龄一致。另一个样品的5个自形黄铁矿颗粒的等时年龄为75.2± 4.3 Ma,初始187Os/188Os比值0.141± 0.030,Re和Os浓度分别为0.15-0.43 ppb和1.0-39.9 ppt。如果排除最高的187Re/188Os和187Os/188Os的一个黄铁矿颗粒,其他四个黄铁矿颗粒的等时年龄为85± 13Ma。这与上堡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80.1± 0.3 Ma)一致。
黄橙橙
此数据包括三个示意图:(a)中国构造示意图(b)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晚中生代主要岩浆岩及相关矿床分布地质示意图(c) 中国东部池州矿区地质示意图。 图中信息包括地区断层分布状态,研究区域位置,斑岩型层控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磁铁矿磷灰石矿床,A型花岗岩带,白垩纪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晚中生代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通过对图中分布在东六马鞍山断裂带和高滩断裂带的铜钼多金属矿床进行系统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对制约池州地区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花岗闪长岩(斑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上数据以发表于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jpg形式储存。
谢建成
泛第三极区域数据集呈现海量、零散等特征,现有数据集种类较多,覆盖范围广,涉及水文、生态、大气以及灾害等多个领域,但这些数据集来自不同平台,在尺度、数据格式等方面各不相同,数据的可利用性较差,不利于科研人员展开泛第三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无法发挥出这些数据集的巨大潜力。本研究采用来自多个数据平台的最新数据使用数据集成、数据融合等集成方法生产更高质量和更新年份的泛第三极综合数据集。根据不同来源、不同分辨率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根据数据科学内容进行集成。对部分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不同来源的数据,产生数据质量更高、年份更新的创新性数据产品,更好地服务于陆面过程模型等研究中。泛第三极数据集根据自然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分别采用泛第三极流域边界和泛第三极国家边界获取数据,统一采用罗宾逊(Robinson)投影格式。获得了多源集成的包含基础数据集、冰冻圈数据集、水文大气数据集、生态数据集、灾害数据集和人文地理数据集共六类数据集。 (1)基础数据集包含边界数据集、30米土地覆被数据、植被功能数据、30米SRTM数字高程数据和HWSD土壤质地数据。详情请查看元数据页面附件信息中或数据中的文档“泛第三极基础数据集数据文档.docx”。 (2)冰冻圈数据集包含冻土数据集、冰川分布数据、冰湖分布数据和积雪深度数据。其中,冻土数据集又包含冻土分布数据、冻土水热分带数据、冻土指数数据和冻土表面粗糙度数据。详情请查看元数据页面附件信息中或数据中的文档“泛第三极冰冻圈数据集数据文档.docx”。 (3)水文大气数据集包含河流湖泊数据集、蒸散发数据集和大气数据集。河流湖泊数据集包含河流数据和湖泊数据,蒸散发数据集包含MODIS蒸散发数据、土壤蒸发数据、水体冰雪蒸发数据和冠层截流蒸发数据,大气数据集包含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中的地表热辐射数据、地表太阳辐射数据、降水数据、气压数据、温度数据和风场数据。详情请查看元数据页面附件信息中或数据中的文档“泛第三极水文大气数据集数据文档.docx”。 (4)生态数据集包含总初级生产力数据和植被蒸腾数据。详情请查看元数据页面附件信息中或数据中的文档“泛第三极生态数据集数据文档.docx”。 (5)灾害数据集包含滑坡数据和地震区划数据。详情请查看元数据页面附件信息中或数据中的文档“泛第三极灾害数据集数据文档.docx”。 (6)人文地理数据集则包含交通道路数据、铁路机场数据、人口密度数据、主要国家人均GDP数据、收入水平数据和世界遗产分布数据。详情请查看元数据页面附件信息中或数据中的文档“泛第三极人文地理数据集数据文档.docx”。 泛第三极综合数据集将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利,避免相关研究在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重复劳动,节省研究者宝贵的时间,并且在陆面过程模型、水文模型和生态模型等科学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促进泛第三极地区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泛第三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李虎, 潘小多, 李新, 盖春梅, 冉有华
本数据集包含尼玛县北部下别地区花岗岩和其中包含的暗色包体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锆石U-Pb、Hf-O同位素数据和矿物主量元素化学数据。岩石主量元素数据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获得,Sr-Nd同位素数据由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试获得,矿物主量元素化学数据是由电子探针分析测得,锆石U-Pb和Hf同位素数据由激光剥蚀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获得,锆石O同位素数据由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而得。通过所获得的这些数据,深入认识了这些花岗岩和包体的成因。
YANG Zong-Yong, 王强
该数据集包含了:广州市帽峰山二云母花岗岩样品的岩石岩性信息、样品年代学数据、样品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数据和样品单矿物锆石原位Hf-O同位素数据。岩石样品的年代学数据是通过对岩石单矿物分选的岩浆锆石进行二次离子体质谱(SIMS)测定的,测试过程中Qinghu标准锆石作为监控样品,监控整个分析测试过程的可靠性。主量元素通过将岩石粉末熔融成可以上机测试的玻璃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进行测定,对于标准物质GBW-07111、GBW-123、GSR-1、GSR-2和GSR-3的测量结果分析精度优于2%。微量元素通过在Perkin-Elmer ELAN 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上进行。分析测试过程中对USGS标准物质(BHVO-2、GSR-1、GSR-2、GSR-3、SARM-4、AVG-2和W-2a)进行测定,作为外部测试标样校正未知样品的元素含量,分析测试精度优于3%。岩石Sr-Nd同位素通过对粉末进行酸性溶解,对所获得的溶液,在Neptune型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上进行,分别采用NBS987(87Sr/86Sr = 0.71025)和Shin Etsu JNdi-1(143Nd/144Nd=0.512115)标准物质进行监控。锆石原位Hf同位素的测试是通过激光和MC-ICP-MS联用来进行。测试过程中Mud Tank和GJ-1标准锆石作为监控样品,监控整个分析测试过程的可靠性。锆石原位O同位素数据是通过对岩浆锆石进行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所获得的。测试过程中,Penglai标样的多次测定结果的外部精度优于0.30%(2σ)。所获得的数据为华南晚中生代地壳再造机制和过程提供了证据。研究成果发表于SCI期刊Mineralogy and Petrology上。
刘潇
该数据集包含了:广州市火炉山和龙眼洞二云母花岗岩、火炉山闪长岩和火炉山正长斑岩样品的岩石岩性信息、样品年代学数据、样品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数据和样品单矿物锆石原位Hf-O同位素数据。岩石样品的年代学数据是通过对岩石单矿物分选的岩浆锆石进行二次离子体质谱(SIMS)测定的,测试过程中Qinghu标准锆石作为监控样品,监控整个分析测试过程的可靠性。主量元素通过将岩石粉末熔融成可以上机测试的玻璃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进行测定,对于标准物质GBW-07111、GBW-123、GSR-1、GSR-2和GSR-3的测量结果分析精度优于2%。微量元素通过在Perkin-Elmer ELAN 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上进行。分析测试过程中对USGS标准物质(BHVO-2、GSR-1、GSR-2、GSR-3、SARM-4、AVG-2和W-2a)进行测定,作为外部测试标样校正未知样品的元素含量,分析测试精度优于3%。岩石Sr-Nd同位素通过对粉末进行酸性溶解,对所获得的溶液,在Neptune型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上进行,分别采用NBS987(87Sr/86Sr = 0.71025)和Shin Etsu JNdi-1(143Nd/144Nd=0.512115)标准物质进行监控。锆石原位Hf同位素的测试是通过激光和MC-ICP-MS联用来进行。测试过程中Mud Tank和GJ-1标准锆石作为监控样品,监控整个分析测试过程的可靠性。锆石原位O同位素数据是通过对岩浆锆石进行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所获得的。测试过程中,Penglai标样的多次测定结果的外部精度优于0.30%(2σ)。所获得的数据为华南晚中生代地壳再造机制和过程提供了证据。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Lithos上。
刘潇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